訪客留言
choushenan@gmail.com

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

烏克蘭撥弦樂器演奏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6JiOQ1UBkzU

教會歷史專題(37)榮耀教會的起點

  基督教論壇報2003/6/27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

神的話在哪裡被宣揚,那裡就有神的教會

德國有神學家G. Ebeling曾說﹕「教會歷史是一部最好的解經史。」誠然。我們從教會歷史可以看到歷世歷代各地的教會如何去了解﹑實踐神的話語。

教會是宣揚神話語的地方。馬丁路德說﹕「神的話在哪裡被宣揚,那裡就有上帝的教會。」教會不是教堂或建築物,也不只是一個組織。馬丁路德所謂「神的話」的核心部分,就是十字架的信息,這個信息在每一個時代,都是被世人所棄絕的,就像哥林多前書一章23節所說的﹕「在猶太人為絆腳石,在外邦人為愚拙」,然而這個受苦﹑羞辱的記號,也成為拯救﹑得勝的記號。

人性的軟弱

教會應驗了主耶穌所講的「芥菜種和麵酵」的比喻,本來只是小小的芥菜種﹑麵酵,卻能夠成為最大的樹﹑大團。這一個發源於中東民族的基督教,今天竟然成為世界第一大宗教。許多人因為聽信福音,離棄罪惡,以新造的生命去改造家庭﹑更新社會﹑改善社會的道德,譬如﹕廢止了奴隸制度﹑提高了女權,所以教會對世界有很多正面的貢獻與影響。

教會歷史中的黑暗面

然而,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教會本身卻一再妨礙天國在地上的實現,譬如﹕用人為的意見,壓抑心靈自由與學術討論﹔神職人員沽名釣譽﹔政教之間爭權奪利﹔惡名昭彰的異端裁判所﹑十字軍東征﹑宗教戰爭等等,這些都為教會寫下了醜惡﹑黑暗的一面。

天主教神學家龔漢斯(Hans Kung)挑出教會很多的毛病,譬如﹕虛有其表的虔誠﹔無精打采的傳統﹔為求精確而陷於跋扈呆板的教條主義﹔只知道鑽牛角尖,卻妄顧實際的倫理。

有人會覺得那些缺點是西方教會的毛病,然而,中國教會景仰的領袖王明道弟兄,也不客氣的指摘了教會的弊病,他說,世界上種種的罪惡,包括利己損人﹑恃強凌弱﹑諂富欺貧﹑爾詐我虞﹑勾心鬥角,教會不但樣樣都有,而且要加上兩樣大罪﹕那就是「明知故犯」﹑「假冒為善」。

人的罪虧缺了神的榮耀

將近兩千年的歷史中,教會沒有完全忠於她的職責,有很多弊病﹑錯誤﹑黑暗﹑醜惡。龔漢斯說,上帝從來不是等教會不再愚昧﹑犯錯﹑短視﹑卑污,然後成就祂的大業,否則教會將永無盼望。神反而是在教會不斷的犯錯﹑愚昧﹑短視﹑卑污中來推動祂的工作,這正顯出祂奇妙的大能和無盡的恩慈。而我(們)也是屬於教會的一員,並不能自外於愚昧﹑短視﹑犯錯﹑卑污。新婦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全仗恩典。

基督教作家楊腓力說,是的,教會並未善盡其職,並且大錯不斷,正因教會是由虧缺神榮耀的人組成的。這是神所冒的險。任何期望教會完美的人,並不了解這個危機的本質。正如每對戀人最後會發現,婚姻只是起點,愛情必須努力經營﹔基督徒也必須學會,教會只是起點。

以弗所書五章26-27節,稱地上的教會是一個榮耀的教會,毫無玷污﹑皺紋,乃是聖﹑沒有瑕疵。其實那是指教會的「地位」,是指教會在神眼中的地位。實質上,教會並不完全,仍然有很多的缺點﹑毛病﹑皺紋﹑瑕疵,但是聖潔﹑毫無玷污﹑榮耀是我們的目標,教會向著這個目標邁進,只要耶穌基督是教會唯一的根基,那麼我們就有盼望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

小組討論﹕

1.神學家﹑牧者﹑作家對教會面貌真實的描述,給您什麼刺激﹑省思﹖

2.如何解讀以弗所書五章26-27節﹖

(全文完)

教會歷史專題(36)近代普世合一運動

  基督教論壇報2003/6/11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

 普世合一運動是廿世紀最顯著的運動,我們或許可以這麼說,十六世紀是宗教改革時代,十七世紀是宗派主義時代,十八世紀是移民時代,十九世紀是宣教的時代,由於宣教的需要,開始有一些聯合性﹑超越宗派的宣教組織出現,廿世紀則是普世合一運動,一九一○年的愛丁堡世界宣教大會是普世運動最重要的里程碑。

消除衝突 尋求合作

愛丁堡世界宣教大會

愛丁堡世界宣教會議所以成功,是因為事前有謹慎的籌備,而且每一個教派﹑宣教組織都派代表出席。這次的大會,消極方面,主要是討論如何消除教派之間的衝突﹑攻擊﹑毀謗。積極方面,是尋求宣教的互相合作﹑資源共享。

愛丁堡的宣教後來分出了三個系列的會議﹕國際宣教會議(International Missionary Council)﹔信仰與教制(Faith and Order)與生活與工作(Life and Work)。一九四八年,在阿姆斯特丹召開的會議,將Faith and Order與Life and Work這兩個系列合併,稱為「普世基督教會協會」(WCC)。一九六一年在新德里召開,三個系列合併一起,這是WCC第三次的會議。

這次的突破是天主教派視察員參加。目前,WCC包括兩百多個宗派與團體,會員總數大約有四千萬(台灣的福音派教會多半沒有參加,浸信會﹑衛理公會曾經加入,後來撤出,目前台灣長老會仍參與)。

WCC的神學立場

由於共產主義﹑天主教﹑解放神學後來也加入WCC,所以福音派多半對其保持觀望態度。不過,WCC的立場可能也要看各時期領袖的神學路線,如果是福音派的人士擔任協會主席,則他所推動的會議議題或邀請與會人士就傾向福音派。不過,多半協會主席的信仰,是屬於比較前進﹑自由派的信仰。

入世與出世的衝突

一九五二年的會議中,新正統派的神學家Hoekendijk寫了一篇論文﹕「The Church Inside of」(教會由裏向外翻轉),認為教會應該要把裡面翻出來,與社會打成一片。這與潘霍華所說雷同,他認為基督徒應當從神聖領域走入世俗世界,不應該只作聖人,逃避世界聲色,作隱居於內在世界的敬虔人,而是應該深入各個階層,去瞭解基督的死與復活的意義。不過Hoekendijk所講的與潘霍華的意義可能不太一樣,否則如祈克果所言,與世界完全打成一片,就是失敗的教會。

「International Missionary Council」系列多半是新派,「Life and Work」系列則還有少數的保守立場。一九四七年在英國的北部的Whitby會議,強調要回歸聖經,是對巴特立場的一個調整,強調要以基督為萬有之主。此外,另一個保守的會議是一九五四年Evanston強調要廣傳福音。另外一九八三年Vancouver會議,較多福音派人士參與,討論基督的復活,接納傳統﹑基要的真理。

強調現世的拯救

一九二八年耶路撒冷會議中,否認基督是唯一的救主,傾向追求綜合性的信仰。一九三八年Madras(印度)會議是採用巴特的立場,認為聖經有錯誤。一九五七年在東非Ghana召開,出版了一本書《福音與人類》,有新普世救恩論的嫌疑,認為所謂天國就是普世的人共同尋求天下太平,沒有超理性﹑超自然的新天新地的想法。

三系列的會議從一九六一年開始整合,新德里會議有普世救恩論傾向,認為每一個宗教都有真理,都反映真理之光﹔對話是傳福音最好的方式。一九六八年在瑞典的Uppsala,是WCC第四次的會議,強調社會責任﹑國際道義,主張和平,反對戰爭。沒有信仰議題的爭論,倒像是聯合國的會議一九七三年的谷會議,也是不提救恩的經文,強調現世的拯救(此時解放神學已經抬頭)。(待續)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

小組討論﹕

1.為何二十世紀會興起普世合一運動﹖它對教會歷史的意義是什麼﹖

2.您對WCC的神學走向有何意見﹖它對台灣教會有何刺激作用﹖

教會歷史專題(35)希臘正教(二)

  基督教論壇報2003/6/6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
杜斯妥也夫斯基絕境逢生

杜斯妥也夫斯基是俄羅斯最具基督教氣質的文學家,神學家巴特很喜歡讀他的小說,認為他的小說裡面,充滿了福音的信息﹕罪人無能為力,需要神的恩典,需要神主動尋找﹑拯救我們這些失喪的人。

描寫人性的軟弱

杜斯妥也夫斯基從小接受嚴格的家庭宗教教育,年輕的時候,因為參加政治活動而被捕,差一點被處決,就在處決的前一分鐘,沙皇的特赦令才來到,當場有受刑人精神崩潰,杜斯妥也夫斯基被遣送到西伯利亞,服役了十年,其中有四年在監獄中度過,這個經驗給他很深刻的影響。

杜斯妥也夫斯基一生服膺聖經,尤其是在被放逐的時候,時常默想聖經﹑閱讀聖經,他重要的作品都浸潤著聖經的精神,所以如果對聖經的精神了解不夠,很難深入的了解或欣賞他的作品。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,充滿了福音書的教訓,他在監獄裡面,重新找回了他的信仰,但是在以後漫長的歲月中,卻為自己的軟弱,長期的與罪惡奮鬥。

杜斯妥也夫斯基有兩個惱人的毛病,第一,好賭成性﹔第二,他有很嚴重的羊癲瘋,每次發作時,口吐白沫,會發出野獸般的吼叫聲。他的一本小說《賭徒》,其實就是他自身的寫照。他為了賭博,傾家蕩產,多次跪在妻子的面前,發誓再也不去賭博了,可是就是無法斷根,他甚至向屠格涅夫借錢還賭債。奇怪的是,不管如何落魄,他的工作能力都大得驚人,從來沒有停止寫作。

挖掘腐爛的高手

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所描寫的人類,表現了最深最廣的失常﹑病態及混亂,有人稱他為「挖掘腐爛的高手」,把人的罪性刻畫得淋漓盡致。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兩部名著《罪與罰》與《卡拉馬助的兄弟》,都是以謀殺罪作為題材。他深入刻畫出人犯下了殺人罪以後,心中的自責與痛苦,而最後上帝的真理都得勝了。

墮落與救贖

他的小說在探討一個很重要的主題,那就是神存不存在呢﹖如果神存在的話,為何允許這個世界有罪惡的存在﹖神為何允許罪惡繼續地挾制祂自己的兒女呢﹖杜斯妥也夫斯基一方面,描寫人類的殘酷﹑醜惡﹑不和諧,可是另一方面,又顯示出人性裡面還是有上帝的良善。

與他同時代的文學家托爾斯泰比較,托爾斯泰的作品是道德性的文學,象徵正常﹑秩序﹑健康﹔而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是宗教性的文學,所描寫的是反常﹑混亂﹑病態。本來托爾斯泰有些瞧不起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,可是當《卡拉馬助的兄弟》出版時,卻成為托爾斯泰最喜歡的一本床頭書,一讀再讀﹑愛不釋手。

《卡拉馬助的兄弟》一書中的墮落與救贖

卡拉馬助的兄弟,描述一家四個兄弟,除了老三阿萊沙天真無瑕以外,其他三個兄弟都是生活放蕩的人,三個兄弟有一個共通的特點,就是他們都恨爸爸。後來,老二借刀殺人,利用老四來殺爸爸,而老大被捕,老二最後精神崩潰。《卡拉馬助的兄弟》代表的是混亂的俄羅斯,也代表了整個人類的絕望與無助。老大曾經說﹕「人心好像戰場,上帝與群魔在這裡爭奪地盤」。老三阿萊沙和他的好朋友,一位修道院的院長,他們是在迷失的一群人中的兩顆燦爛的光輝的星,他們散發出愛心﹑同情﹑寬恕﹑和平與寧靜的力量,都是耶穌基督忠實的門徒。

苦難中的信仰

有人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,是在為教會宣傳,他表示,他並不是用幼稚的方式在為教會宣傳。他認為,俄羅斯人民最重要﹑最基本的精神就是受苦,不斷的受苦﹑處處的受苦。誠然,俄羅斯的人民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愛耶穌﹑去為基督受苦﹑去跟隨基督。在混亂變遷的俄羅斯社會裡面,教會仍然不失為一股深沉﹑穩定的力量,越是在混亂中﹑越是在苦難中,這股力量就越深植人心。

一九八八年,英國女首相Thatcher訪問俄羅斯,鐵幕終於開放了,世人驚訝地重新發現,東正教仍然深植於俄羅斯的人心中,甚至比西方教會還要深邃。東正教以擁有純正的傳統自居,他們的敬拜儀式莊嚴肅穆,講求神學與敬虔,力行謙卑與忍耐。他們對於基督教界有其獨特的貢獻。

小組討論﹕

1.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人生經歷,如何幫助他去體會福音的真諦﹖

2.杜斯妥也夫斯基與托爾斯泰的作品,各反映基督教信仰中的哪些特質﹖(參楊腓力,《靈魂的倖存者》【香港﹕學生福音團契,2002年】,第六章)

教會歷史專題(34)希臘正教(一)

  基督教論壇報2003/5/23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


希臘正教又稱東正教,這是我們比較陌生的團體。希臘正教最早是從東羅馬(拜占庭帝國)的教會發展出來的,受到希臘文化的薰陶。希臘正教遍佈的地區,大約是在俄羅斯﹑東歐﹑土耳其的南部﹑地中海的東部﹑還有敘利亞的西部,範圍相當的廣泛。

東﹑西方教會的基本差異

從第九世紀開始,東羅馬帝國的拜占庭與西羅馬帝國的羅馬,就開始紛爭,雙方主要有幾個基本的差異,也是東方教會與西方教會在神學或信仰實踐上的主要歧異。大概有七個差異﹕

強調合一與愛

第一﹑語言層面。東正教用希臘文,而且比較受神秘思想的影響﹔西方的教會用的是拉丁文,比較受邏輯推理分析的羅馬法的影響。

第二﹑神學方面。根據宣教神學的學者David J. Bosch,東正教的神學走向,明顯的是走使徒約翰的路線,比較強調合一與愛﹔而西方教會的神學走向,明顯的是走使徒保羅的路線,比較強調因信稱義的神學。(《更新變化的宣教》,208-9頁)

第三﹑教會的權威的問題。西方的教會有教皇,教皇之下的神職人員等級作階梯次序排列(Hierarchy)﹔東正教則沒有教皇,各地主教的權力﹑地位都是均等的。

第四﹑對傳道人的要求。西方的教會,在馬丁路德改教以前,神職人員需守獨身,禁止結婚﹔而東正教沒有這樣的要求﹑禁止。

第五﹑三位一體神學。西方教會認為,聖靈是由聖父﹑聖子而出(拉丁文稱為Filioquo),也就是聖父﹑聖子共同差遣聖靈﹔而東正教認為,聖靈單單是由聖父而出。

聖餐的問題

第六﹑圖像(Icon)的問題。最先是西方崇拜圖像,東方反對,可是東方後來又准許可以尊敬這些圖像,只要不崇拜圖像,就可以容許。比較有趣的是,從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以後,更正教比較排斥圖像,而東方的希臘正教教堂則充斥五彩繽紛的圖像。筆者曾在東德參觀一間俄羅斯人建造的希臘正教教堂,整個教堂用很多小塊的馬賽克鑲嵌成各種平面的圖片,有十二使徒的圖片﹑十二支派族長的圖片,但是很少浮雕,更沒有立體的雕刻人像,據說,這是避免偶像崇拜的意味。

第七﹑聖餐的問題。西方的教會守聖餐的時候,用的是無酵餅,這是根據哥林多前書第五章8節,守逾越節的時候「不可用舊酵,不可用惡毒的邪惡的酵,只用誠實真正的無酵餅。」

但是東方教會守聖餐的時候,卻是用有酵的餅,根據的理論是,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了五千人,為什麼這麼少的食物,可以餵飽這麼多人呢﹖顯然有發酵的作用,一點點的酵產生了變化,使一大塊餅發酵,變成了跟酵一樣,所以我們領聖餐的時候也是如此,因耶穌的身體進入了我們的身體,就產生了質變,將我們的身體變成像基督身體的性質一樣。

不受宗教改革的影響

東正教認為,信徒在領受聖餐的時候,身體就會產生一種變化,所以在死的時候,那個肉體就比較容易變成靈體,這是將基督論的「屬性相通」教義,應用到聖餐論上。

雙方對聖餐的看法不同,成為後來東西方教會分裂的導火線。

俄羅斯取代拜占庭成為東正教的故鄉

中世紀的時候,偉大的佈道工作,都是由東方教會來推行,整個俄羅斯就是在這個時候歸入了教會,並且涅斯多留派(Nestorian)的佈道,也是在此時推進到亞洲,並在唐朝的時候進入中國(主後六三九年),當時稱為景教。一○五四年,東方教會與西方教會,為了聖餐的問題,產生了分裂,雖然之後幾百年,雙方曾經嘗試著復合,可是都沒有成功。一四五三年,東羅馬帝國,終於被土耳其所攻陷,從此俄國教會就代替了拜占庭,成為最大的東正教國家。

宗教改革,對於東正教似乎沒有任何影響。東正教的信仰﹑禮儀﹑實踐,與馬丁路德的教導很不一樣。十八世紀時,彼得大帝把教會置於國家的統治之下,由政府指派主教及神職人員,教會變成沙皇的行政組織,不過整個十八世紀的東正教,仍然表現出敬虔的信仰模式。不過由於我們對東正教的接觸不多,相形之下,有關資料也比較少。(待續)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

小組討論﹕

1.東﹑西方教會所使用的語言,如何影響其神學走向與信仰實踐路線﹖

2.您的教會之內部設計﹑裝飾,是否顯示信仰內涵與重點﹖

教會歷史專題(33)近代羅馬天主教(下)

  基督教論壇報2003/5/21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


儘管天主教內部已經有很大的進步和調整,但是基督教跟天主教之間,仍然存有一些障礙。

基督教與天主教之間的歧見

一﹑啟示權威的障礙

今天的天主教還是相當的倚賴傳統,包括教皇的諭令,大公會議的信經,以及歷世歷代的傳統與習慣,這些加起來,就形成一套牢不可破的權威。雖然,天主教在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,強調回到聖經,但是他們的聖經範圍,與更正教又不太一樣,他們還有次經,以及靈修用的玫瑰經。

馬利亞沒有原罪

雖然,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宣稱﹕「聖經是上帝啟示的根源﹔傳統的地位不在聖經之上,而是用來服事聖經。」不過因為還有次經的存在,而且一些讓基督教不滿的信仰就是出自於次經,譬如煉獄的根據,所以雙方在這點仍有障礙。

二﹑教皇無謬的障礙

第二個障礙是「教皇無謬」,這是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所通過的決定,成為天主教正式的教義,當年通過的時候,其實有一些神學家也有意見,可是最後是以五百卅三票對二票,絕大多數的通過。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之後,天主教很謹慎﹑小心地使用「教皇無謬」的權柄,最近一次動用此權柄是在一九五○年,並且教皇用這個特權,宣布了一個很重要的教義﹕就是「馬利亞沒有原罪」。

所以,雖然天主教不輕易的使用「教皇無謬」的權柄,可是一旦動用時,卻又讓基督教跳腳,讓我們很難接受。而且,教皇無謬這個教義,牽涉歷年來教廷的會議議決﹑教皇的諭令,它們是不是也受到無謬的保證呢﹖當年教皇曾定伽利略﹑哥白尼為異端,到了一九九○年才為此宣判認錯,所以,究竟教皇無謬的範圍有多廣呢﹖

馬利亞不是神

三﹑馬利亞崇拜的障礙

天主教多年來,一直高舉馬利亞的地位,他們宣布馬利亞無原罪﹑馬利亞升天等等的教義。這是從中世紀以來相當漫長的傳統,不但信徒習慣向馬利亞禱告,而且神父默想的對象也是馬利亞,因為他們尊重馬利亞的貞潔﹑她對上帝的順服。但丁的《神曲》,最後帶但丁去見三一真神的就是馬利亞。馬利亞成為我們與基督中間的一個中保,也就是中保的中保。

漫長的傳統由來已久,主要是因為神學上的缺陷。中世紀的天主教神學,把上帝視為公義﹑嚴厲的審判官,信徒做錯事情就會被定罪,同樣地,基督也是一個嚴格的立法者,是一個使人望之生畏﹑遙不可及的角色,必須要由另外一位溫柔的母性的角色,來引導我們到耶穌的面前。

另外一個神學的缺憾就是,過去的基督論比較強調耶穌的神性,忽略了他的人性,以致信徒不太能夠感受到上帝能夠體恤人的軟弱﹑痛苦。所以在上帝與人中間,就製造了一大串聖徒來崇拜。天主教也承認,馬利亞的崇拜是他們跟基督教之間的障礙,教皇保祿六世曾成立一個督察的小組,謹慎的查看各地天主教會的馬利亞顯聖記錄,是否真實,敬拜馬利亞的現象,是否超過了聖經的範圍。

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的官方文件宣告說﹕「馬利亞是人不是神,馬利亞當受尊敬,不當受敬拜﹔當受尊敬,因為她是耶穌的母親,因為她跟門徒一樣,是耶穌的見證人。」(教會憲章第八章)雖然官方有這樣的認知,但是因為平信徒多半無讀經習慣,仍然是文盲,對真理很陌生,所以民間普遍還存在敬拜馬利亞的迷信現象。

對文化的開放性

四﹑文化妥協的障礙

特別是在中國的環境有祭祖的問題,其實在兩百多年前的明﹑清朝時,已經有這樣的爭論,當時在中國有三大天主教的差會﹕道明會﹑方濟會與耶穌會。耶穌會主要傳福音的對象是知識份子,他們認為祭祖是慎終追遠,為讓後代子女有表達思親的管道﹔可是方濟會與道明會主要傳福音的對象是平民老百姓,他們會認為已經死去的祖先是鬼神,甚至會回來吃祭物,所以方濟會﹑道明會就禁止祭祖。

三個差會在中國內部的宣教神學爭論,最後只好訴諸教廷,可是當時交通非常不方便,每次往返的文件費時好多年,所以最後宣教士需要因地制宜,按照自己修會的理解方式來處理。今天,天主教仍然依循著利瑪竇時代耶穌會的決定,允許信徒可以用慎終追遠的態度來祭拜祖先。

一般說來,天主教在文化上的態度比較寬廣,甚至到了危險的地步,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的官方文件說﹕「在基督教以外的文化或者是宗教,也有真理的亮光,在偶像中尋找未識之神者,皆離天主不遠﹔如果能夠按照良心的指示,去行上帝的旨意者,可得永生。」(教會憲章第十六章)

不過,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又通過另一個文件「大公主義法令」,來平衡前者對文化過寬的態度﹕「惟有藉著耶穌基督的大公教會,才是獲得救恩的全備媒介。」也就是說,教會之內才有救恩,這一點似乎讓基督教比較放心。

結論

我們跟天主教之間,仍然有障礙,仍然有一些神學上的衝突﹑意見的爭執。這四百年來雙方不斷在溝通﹑協調,最近這幾年,雙方也發表了一些聯合聲明,雖然彼此的歧見仍然存在,不過,透過這一些神學的討論與溝通,雙方的距離正在靠近中。

小組討論﹕

1.天主教與基督教之間最大的歧見為何﹖

2.你是否能接受天主教祭天﹑祭祖的主張﹖

教會歷史專題(32)近代羅馬天主教(中)

  基督教論壇報2003/5/16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

耶穌會的成立

天特會議之後,天主教內部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發生,就是耶穌會的成立。這是由西班牙的一位退役軍人羅耀拉(Ignatius of Loyola)所創立的,具有四個任務﹕

第一﹑對抗復原教。

第二﹑提供高素質的教育。十分注重高級知識份子的工作,藉此吸收並影響了很多高級知識份子,投入天主教,並且也引導天主教的神學,往系統化的方向發展。

徹底的順服

第三﹑推廣宣教的工作。此項工作成就非凡,根據記載,當年創會的七位領袖當中,有一位宣教士沙勿略(Francis Xavier),曾經前往中國﹑日本及印度宣教,沙勿略和他的門生,曾經為數十萬人施洗,成效卓著,不過這種大量歸主的宣教策略,也曾引起非議。

第四﹑注意兒童的工作。耶穌會曾經講過一句自豪的話﹕「給我們一個孩童,讓我們培養他到七歲,那麼他一生都會是很好的天主教徒。」如此自信又積極的教育工作,值得我們留意與學習。

凡是進入耶穌會的人,都要經過入會的宣誓,他們的誓詞非常震撼人心,節錄部分如下﹕「我不屬於我自己,我乃是屬於那創造我的天主,與代表祂的教皇。我要像蠟那樣的柔軟,聽其搓揉﹔其次,我要像死屍一樣,沒有自己的意志與知覺﹔再其次,我要像一個人的十字架,可以隨人左右旋轉﹔再其次,我要像一個老人的拐杖,可以任人擺佈,為祂服務。」這一份誓詞,可以幫助我們了解,為什麼耶穌會的宣教工作如此興旺,因為他們徹底的順服,不但順服上帝,也順服教皇,耶穌會可以說是教皇制度理念最完全的實現。

友善接納其他教派

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(1869-70年)

十九世紀的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曾通過了「教皇無謬」教義,所謂「教皇無謬」,並不是指教皇所講的每一句話都沒有錯誤,而是說,當教皇以全體信徒的導師身分,以及宗座權威的身分發言,而且是發表有關於信仰與道德方面的問題時,教皇可以得到天主在彼得身上的保佑和幫助,使他的言論具有無誤性,也就是說,無誤的源頭,是聖靈超自然的保護和幫助。

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(1962-65年)

廿世紀的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,先後由約翰廿三世與保祿六世兩位開明的教皇召開。大會的宗旨有兩個﹕第一是回到根源,就是回到聖經﹑福音和信經的根源上,而不是回到傳統﹔第二個宗旨是開放教會,以適應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。

由於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比較保守﹑反動,曾定很多現代的科學﹑思潮為異端,所以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之後,天主教與社會嚴重脫節。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,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,就是要打開窗戶,讓新鮮的空氣進來,這一句話成為這次大會最響亮的口號。由於教皇的開放態度,造成了天主教內部百花齊放﹑百家爭鳴的現象,愈來愈多元化,與基督教其實也沒有什麼兩樣。

此次會議最終的目的,是要與基督教﹑東正教合一,他們不但邀請一些基督教的神學家來參加大會,作為視察員,更不斷的向東正教傳達友善訊息。所以,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沒有任何定罪的文件,非常難得,氣氛友好而寬容。在神學上,也希望回到聖經的根源,而且鼓勵平信徒讀聖經。(待續)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

小組討論﹕

耶穌會對天主教內部生態的衝擊為何﹖

第一次與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的精神,最大差異為何﹖

教會歷史專題(31)近代羅馬天主教(上)

  基督教論壇報2003/5/14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

天主教是「異端」﹖

在我教書的生涯中,常需面對學生所提出的一個問題,就是天主教究竟是不是「異端」﹖

我們不需根據中世紀天主教最腐敗的情況,來定罪他們,畢竟每一個宗教團體都不斷地在改變中,連我們自己也會犯錯誤,我們也需要靠上帝的恩典,來持續地自我反省﹑修正。

基督教三大宗教團體(羅馬天主教﹑希臘正教﹑更正教)都接受三個基要教義(三一論﹑基督論﹑救恩論)的信經,既然羅馬天主教也接受三個信經,當然不是異端。但是有人會質疑說,當年馬丁路德不是反對天主教的救恩論嗎﹖所以,我們從這一點開始討論。

契約神學

唯名論的救恩論

馬丁路德當年所反對的經院哲學的唯名論之救恩論,即所謂「契約神學」,就天主教今天看來,也認為那是異端,因為「契約神學」認為﹕人在救恩上需要先踏出第一步,上帝的恩典才會臨到人,才會幫助人﹔人裡面有良善的部分(即神秘主義所說的「靈魂火花」﹔經院哲學的「良知」﹔人文主義的「自由意志」),是沒有墮落﹑沒有被罪污染,是正面的東西,可以使人渴慕救恩,可以使人尋求上帝,這個論調在初代教會就被定為「半伯拉糾」的異端。中世紀唯名論是天主教主流的神學派別,而馬丁路德就是在唯名論所掌控的大學受教育。

有人認為,天主教的救恩論是因行為稱義,其實天主教並沒有否認「因信稱義」,他們相信上帝的恩典是我們得救的基本理由,但是他們比較強調雅各書的稱義觀,強調人得救也要有好的行為。更正教比較強調羅馬書以及加拉太書的稱義觀。事實上,羅馬書與雅各書並不衝突﹕羅馬書是攻擊沒有信心的行為﹔而雅各書是指責沒有行為的信心。

十六世紀時,天主教因應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,曾經召開了一次天特會議。整個會議的進行,瀰漫著保守﹑反動的氣氛,並且將天主教的救恩論,做了一個很明白的宣告﹕「人是毫無功德被召,上帝使人稱義,乃是白白的恩典﹔但是當聖靈感動人的時候,人並不是完全不動,而是樂意與神的恩典合作。」所以基本上,天特信經的救恩論是合作說(Synergism),強調人的回應與上帝的恩典合作。

聖經翻譯問題

天主教認為,人在接受聖靈感動的時候,他有可能加以拒絕,有可能消滅聖靈的感動,但是如果沒有上帝的恩典在先,人想要靠自己的自由意志來得救,是不可能的。所以就這點來說,天主教不是半伯拉糾的異端。他們在講人的回應時,強調人的責任。天主教比較傾向基督教宗派裡面的亞米念神學。

如果,我們要認識現在的天主教,必須要從近代的三個大公會議(即普世會議)著手﹕十六世紀的天特會議﹔十九世紀的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﹔廿世紀的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。

天特會議

十六世紀的天特會議是近代天主教神學的前身﹑模式,這個會議有一些重大的決定﹕

第一﹑宣布武加大(即拉丁文聖經譯本)是最高的權威經典。拉丁文是中世紀知識份子才明白的教育語言,一般平民老百姓必須仰賴神職人員的解釋,這造成一般普羅大眾在信仰上的文盲現象。

當年來台灣宣教的長老會宣教士巴克禮牧師,非常強調聖經的翻譯,致力推動羅馬拼音的白話字聖經,他認為,台灣人有了自己的方言聖經,就會自己讀聖經,就會受聖靈的感動,雖然沒有人講道給他們聽,但是他們自己仍然會明白上帝的旨意。巴克禮真是具有先知的遠見。十七世紀時,荷蘭在台灣的宣教成績其實不差,但是人亡政息,主要的原因,就是沒有把聖經翻譯成為本地的語言。

信心要加上行為

第二﹑接受七個聖禮。除了洗禮與聖餐禮,又加上堅信禮﹑婚禮﹑受職禮﹑告解禮﹑臨終抹油禮。更正教只接受聖餐禮與洗禮為合法的聖禮。

第三﹑在聖餐上主張化質說,認為餅和杯經過神職人員祝禱後,就變化成為耶穌的身體和血。

第四﹑仍然堅持有煉獄。

第五﹑編了一套禁書的目錄。凡是馬丁路德的作品,或者是宗教改革的領袖的書籍,都列為禁書,不但禁止閱讀,而且加以焚毀。

第六﹑繼續異端裁判所。這個惡名昭彰的異端裁判所,類似國際秘密警察,很多嚴酷的刑罰都在這裡進行,常淪為教皇壓制異己的工具,十六世紀的科學家哥白尼﹑伽利略都曾經被異端裁判所定為異端。

第七﹑稱義的神學。稱義與行為合作,這是天特會議最艱難也是最重要的任務,一方面重新澄清天主教的神學立場﹔一方面也是回應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。

天主教的稱義神學有三個重點﹕

第一﹑強調人在道德上的預備,人要存心歸向上帝,來接受上帝的感動。

第二﹑信主不代表得救,信主以後仍然要恐懼戰兢,作成得救的功夫,所以沒有得救的確據,直到死的那一刻。

第三﹑拒絕「歸算的稱義」以及「宣告式的稱義」。稱義不僅是罪得赦免,也是內心的成聖與更新﹔區分「理智的信心」,以及「使人生發愛心的信」(加拉太書五章6節),而唯獨後者才有功效,才可以滿足稱義的要求。所以信主以後,行為要與信心合作,使義更加添。

綜合來看,基督教比較強調信主的那一刻,地位的立刻轉變﹔天主教比較強調信主以後,生命行為漸漸地改變。其實都各有千秋,這四百年來,更正教跟天主教雙方不斷地協議討論,也陸續發表一些聯合聲明,不過天特會議的立場,仍然是天主教主流派的意見。(待續)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

小組討論﹕

1.天主教不是異端的原因是什麼﹖

2..天主教與基督教的稱義觀主要區別為何﹖

教會歷史專題(30)細說循道主義

  基督教論壇報2003/5/12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


「循道主義」(或稱「循理運動」,Methodism)即英國的信仰大復興,其主角就是著名的約翰‧衛斯理(John Wesley)。

扭轉世界的價值觀

在大復興之前,英國社會的情形極令人擔憂。上層社會普遍崇尚「自然神論」(又稱為「理神論」,Deism),受牛頓機械式宇宙論的影響,認為上帝是宇宙的第一因。上帝在創世的時候,推動了宇宙,使其中的子粒開始移動﹑運轉。今天宇宙一切的動態,都可以藉著因果關係,推到當初創世時上帝第一下的推動,所以自然神論是用力學與因果關係來證明上帝的存在。

十八世紀時,崇尚自然神論的科學家﹑知識份子並不接受神蹟。因為,若這個宇宙﹑自然界還需要神蹟的話,那麼就證明上帝的創造不夠高明,需要神蹟來補救。

至於,英國下層社會的人,多半是文盲,娛樂低俗﹑醉酒的風氣盛行。而工業革命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﹕有童工﹑女工的問題,社會貧富懸殊。立法﹑行政權操之於貴族的手中,平民無權過問。神職人員徒有很多特權,但無法改善社會的道德。約翰‧衛斯理就是在此狀況下,開始了英國社會的大扭轉。

衛斯理生平

約翰‧衛斯理的父親是聖公會的牧師,母親是堅強能幹的女子,一共生了十九個孩子,卻只有十一個孩子活下來,約翰‧衛斯理排行十五,弟弟查理排行十八。由於小孩子多,牧師的家庭生活清苦。然而,約翰與查理都品學兼優,都先後進入了牛津就學。在研究所時,約翰‧衛斯理曾經休學一段時間,回到故鄉幫助父親牧會,也被按牧,接受祭司職。

一七二九年,約翰‧衛斯理重返牛津大學研究所,做學生的導師,他和這些學生組成一個讀書會社,一起讀書﹑事奉﹑社會服務,到監獄去佈道,這一群年輕的學生禱告﹑讀經有一套方式(method),他們凡事循規蹈矩,不苟言笑,所以被稱為循理會(Methodist)。

一七三五年懷特腓德(George Whitefield)加入這個會社,他具有明顯的講道恩賜﹑個人魅力,成為約翰衛斯理的得力同工。

衛斯理的重生

一七三五年左右,衛斯理兄弟在赴美國的船上,邂逅莫拉維弟兄會的人,在船上遇驚濤駭浪的時候,約翰‧衛斯理看到莫拉維弟兄會的人照常工作﹑照常敬拜﹑視死如歸,印象深刻。弟兄會的人曾問約翰‧衛斯理﹕你認識耶穌基督嗎﹖耶穌是不是你個人的救主﹖雖是一個很平常的問題,可是對約翰卻是當頭一棒,因為在牧師家庭長大的他,雖已按牧,可是從來沒有人問過他這個問題。衛斯理於是反覆思想此問題。

在美國的那幾年,約翰‧衛斯理很不適應美國那種粗野的作風,內心很沮喪。一七三八年他回到英國,內心的沮喪持續。有一天,他經過一間教堂,裡面正在聚會,他被吸引就走進去,剛好講員正在讀馬丁路德羅馬書註釋的序言,衛斯理回憶說﹕「突然心中感到異常的溫暖,有得救的確據。」正是類似馬丁路德瞬間飛進樂園的經歷。馬丁路德是在獲得神學博士,並在神學院教書一段時間後,才重生得救。衛斯理也是當了好幾年的牧師,從事多次的佈道﹑社會服務後,才真正重生。兩個人都是教會歷史中比較特別的異數。

與同工的衝突

一七三九年,衛斯理開始在英國西南部的布理斯托(Bristol)進行露天式的佈道,衛斯理運動正式展開。最初針對的是煤礦工人。其實露天式的佈道對衛斯理這麼注重禮儀的人,是一個很大的掙扎,但是懷特腓德認為如果福音要深入民間,他們必須走出教堂,親近群眾。

約翰衛斯理與懷特腓德的衝突

循理運動的兩位領袖,約翰‧衛斯理跟懷特腓德,兩人之間後來出現一些摩擦,主要是神學理念的衝突。約翰‧衛斯理走的是亞米念﹑墨蘭頓的路徑,強調人的責任﹔而懷特腓德是走改革宗絕對預定論的神學路線,所以兩個人在事奉上,開始有些張力。

衛斯理比較靈恩,他每次講完道,會帶會眾追求聖靈充滿﹔但是懷特腓德總是順其自然,讓聖靈自己作工。兩個人講道的恩賜都很明顯,兩個人每次講完道都有很多人信主。衛斯理帶領會眾追求聖靈充滿時,會眾常有異常的反應,有人身體震動,大聲喊叫,如癡如醉…,學者分析﹕那是因為聖靈正在強烈地作工,也有人說﹕那時撒旦也在厲害地阻擋人心歸向神。

衛斯理傳道生涯特色

衛斯理的深具領袖魅力,我們可用三個英文字來描述他的生活特色。第一個字是Pietism(敬虔),第二個字是Social Concern(社會關懷),第三個字是Mission(宣教)。

搶救靈魂的迫切性

約翰‧衛斯理有句名言﹕「全世界都是我的教區」,亦即,全世界都是他傳福音的對象,不限於他的教區。他的佈道足跡,遍及英倫三島,四十年中,他走了廿五萬英里,講道四萬次,衛斯理宛如當年的施洗約翰,勇敢地指責社會的罪惡,他號召全國上下痛切的悔改。約翰‧衛斯理最常用來勉勵同工的一句話是﹕「救人靈魂,是你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。」

當時,英國的交通情況落後,他經常騎馬到處旅行,有風雪的威脅,有河川荒野的險阻,他的日記常記載他在各地佈道時,如何被暴徒攻擊。但他總是生活嚴謹規律,禱告﹑讀經﹑寫書﹑講道﹑會晤教會領袖等等,數十年如一日。

約翰‧衛斯理生平的大小著作有兩百卅多種,涉獵範圍廣闊,包括歷史﹑聖經語言字典﹑醫藥手冊等,為他帶來可觀的版稅,然而他的生活始終簡樸,他的另一句名言是﹕「盡你所能賺錢,盡你所能節省,盡你所能奉獻」(gain all you can﹔save all you can﹔give all you can)。

活潑﹑更新的生命

衛斯理的社會關懷與影響

衛斯理致力於濟貧﹑扶助孤寡,推行義務教育,籌設老人院,為貧窮的老百姓設習藝所,教授他們謀生的技能。衛斯理的循理會,曾經帶領一位販賣奴隸的船長約翰‧牛頓(John Newton,膾炙人口的聖詩《奇異恩典》的作者)信主。約翰‧牛頓後來加入了反對買賣奴隸的行列。約翰‧牛頓曾輔導當時英國國會議員威伯福斯(William Wilberforce),此位議員與他的七位基督徒朋友,結合各人的專業,致力於奴隸制度的廢除,以及社會﹑法律﹑教育的種種改革,包括監獄的改進…等等,他們和平的改變了英國社會,使英國避免走上法國那種暴力流血的革命,所以教會的信仰復興也連帶影響社會的改良。(見張文亮,《兄弟相愛撼山河》,校園)。

嚴格說來,約翰‧衛斯理的貢獻不在於創立新宗派,更不在於他的神學理念,而是他激發了一個時代對神敬虔的心,以及活潑﹑更新的生命,從而改變那個時代的社會景況。(待續)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



小組討論﹕

約翰‧衛斯理對當代的影響與貢獻為何﹖今天的衛理會﹑循理會(包括同宗的行道會﹑聖教會)是否仍然持守當年循理運動的特色﹖

教會歷史專題(29)細說敬虔主義

  基督教論壇報2003/5/7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

歷史中的平衡機制

「敬虔主義」(Pietism)是對於「宗派主義」的反動或反彈。歷史常在鐘擺的左右擺動中,自行尋求平衡。中世紀時,「經院哲學」走到一個極端,過分強調理智的分析,教會內部就出現了一股「神秘主義」運動來平衡它﹔而「神秘主義」則是感性﹑敬虔的取向。

同樣地,十七世紀時,「宗派主義」有以信條﹑信經的權威取代聖經的權威之傾向,使信徒的信仰與生活脫節,於是教會又出現另外一股「敬虔運動」來平衡之。

基督教是一種生活

敬虔主義的理念

貴格會也是敬虔主義的一支,注重內心的亮光,即心靈﹑感情上與神交通的體驗,以及對神話語的實踐。在宗派主義時代,每一個宗派都有自己的一套權威系統,敬虔主義的精神之一,是要把信仰從信條﹑信經帶回到聖經中,其認為基督教是一種生命﹑生活,不是理論的知識,靈命重於知識,倡導在聖靈的光照﹑引導之下讀聖經,解經的目的是以培靈為主,為的是要帶出實踐性的好行為,在生活上實踐神的命令。比較輕看釋經學的「字義分析」﹑「歷史分析」﹑「神學分析」,不關心神學﹑教義問題,所以敬虔主義所培育出來的領袖,很少神學家或護教家,護教比較弱。

敬虔主義的優﹑缺點

敬虔主義的優缺點與神秘主義類似,它的缺點是﹕

一﹑憑感覺,讀經比較主觀,為了尋找聖靈的亮光,有時難免主觀。

二﹑禁慾的傾向,講求樸素的服裝打扮,禁止跳舞﹑打牌,甚至連散步都是多餘的休閒活動,這是比較偏頗的聖潔觀,類似後來英﹑美的清教徒。

看重海外宣教

與社會關懷

三﹑排外,就好像神秘主義一樣,有經歷的人會瞧不起沒有經歷的人,所以常導致教會的分裂。

四﹑反知識﹑反儀文,對神學比較沒有興趣。

敬虔主義的優點也不少﹕

一﹑注重個人重生悔改的經歷,及重生後的委身與道德表現。

二﹑注重靈修式的讀經與講道,提昇信徒的靈命。

三﹑鼓勵平信徒的事奉。

四﹑看重海外的宣教。

五﹑社會關懷,興學辦教育,創立孤兒院,投入慈善事業。

這些優點其實都是現代福音派教會信仰的重點,透過十八﹑十九世紀英國的大復興﹑美國的福音大覺醒,成為全世界福音派基督徒的屬靈財富。敬虔運動對於教會歷史的影響,不亞於宗教改革,可謂教會歷史裡面一陣清新的風。

莫拉維弟兄會的起源

「莫拉維弟兄會」(或稱「莫拉維主義」,Moravianism)也是來自於敬虔主義,雖然後來與敬虔主義稍有分歧。創辦人是親岑多夫,從小接受敬虔主義的教育,曾經到馬丁路德的威登堡去學習法律,接觸到信義會的神學,所以他對主流派的正統神學,態度比較和善。

自由的敬拜

一七二一年親岑多夫開始在東德Dresden的一個小村莊牧會,那時有一批難民從波希米亞來此尋找信仰自由。親岑多夫為難民開闢了一個小村莊,讓他們可以自由的敬拜,莫拉維運動於焉開始。他們自己選長老,有自己的聖餐禮拜。

莫拉維教育年輕人的方式比較特殊﹑嚴格,連配偶的選擇也有規定﹑管理。所以,正統教會常批評他們不合人道。但是,這種嚴格教育訓練出來的工人,非常能吃苦耐勞,以至在世界很多艱苦的地方,開拓了宣教事工,挽救了抗議宗的老化。更正教曾有一段時間太強調絕對預定論,忽略了人傳福音的責任,基督教的版圖於是越縮越小。

註﹕「基督教」有很多不同的中文名稱,有時稱為「抗議宗」(Protestant),有時叫做「復原教」,有時稱為「更正教」,或者是「新教」,皆是指從天主教分離出來的基督教會。(待續)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

小組分享﹕

您的教會是理性掛帥﹖或敬虔取向﹖是否具有宗派主義或敬虔主義的優缺點﹖

教會歷史專題(28-3)細說宗派主義(下)

  基督教論壇報2003/4/30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

預定論的挑戰

馬丁路德的摯友墨蘭頓發現聖經講到「人的回應」時,也蠻有彈性的,也很強調人的責任。十七世紀的亞米念所持的看法,跟墨蘭頓很接近,他的看法影響到十八世紀英國的約翰衛斯理。他們都承認,如果沒有神的恩典,如果沒有聖靈在人的心中動工,沒有人可以認耶穌為主,沒有人可以得救。但是神的預定,並不是那麼死板,神仍然給人回應的空間。

人有可能抗拒救恩

首先是人有抗拒救恩的自由。使徒行傳七章51節﹕「你們這硬著頸項﹑心與耳未受割禮的人,常時抗拒聖靈﹗你們的祖宗怎樣,你們也怎樣。」可見聖靈的感動,人是可以抗拒的,人的自由意志仍然有功效。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9節﹕「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。」若非聖靈的感動,沒有人能夠認耶穌為主,但是人會消滅聖靈的感動,所以人可以抗拒神的預定。

不過在這一點上,我們必須要小心,並不是說人可以用自由意志來決定自己的命運。人的自由只是表現在負面的抗拒﹑消滅聖靈的感動上,至於正面的接受救恩﹑相信耶穌,完全是出於神的恩典,所以說,神是最大的贏家,我們得救,自己一點功勞都沒有﹔可是如果我們不得救,自己要負消滅聖靈感動的責任。

救恩可能失落

另外,墨蘭頓和亞米念也反對「一次得救﹑永遠得救」的觀點。希伯來書六章4-8節﹕「論到那些已經蒙了光照﹑嘗過天恩的滋味﹑又於聖靈有分,並嘗過神善道的滋味﹑覺悟來世權能的人,若是離棄道理,就不能叫他們從新懊悔了。因為他們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,明明的羞辱他。」這些人明顯已經重生,已經有聖靈的印記,可是仍然有可能失去救恩。

希伯來書十章就有很大的吊詭,十章12節﹕「基督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,就在神的右邊坐下了。」但是到了26節卻說﹕「因為我們得知真道以後,若故意犯罪,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。」一方面耶穌的救贖,是永遠可靠的贖罪祭,可是另一方面,這個贖罪祭可能會失落,所以我們要儆醒,不要濫用恩典,不要故意犯罪,免得失去救恩。

結論

初代的教會已經面對宗派林立的現象。教會領袖俄利根在答覆教外人士質疑時,曾說過,任何一門學問,如果對人類很重要,很有貢獻,那麼一定會產生派別,譬如醫學﹑哲學,當然也包括今天的物理學或數學…等等。俄利根認為宗派現象是健康正常的現象,我個人也同意,宗派的不同,正反映了聖經真理豐富而多元的特質。

我們在基要的信仰上,要堅持一致性,可是在次要的問題上,可以接受聖經多元的解釋。多元性(Diversity)與一致性(Unity)是聖經真理兩個最基本也是最優美的特質,掌握這兩個特質,可幫助我們的解經與事奉既中肯又寬廣。

聖經所禁止的是分門結黨﹑互相攻擊。教會若能避免宗派間的批評攻擊,以積極的態度彼此欣賞補足,相信對福音事工必有大益。(待續)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



小組分享

1.宗派和異端有何不同﹖如何處置﹖

2.預定論對教會的福音事工究竟是助力或阻力﹖

教會歷史專題(28-2)細說宗派主義(中)

  基督教論壇報2003/4/25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

預定論引起的恐慌

箴言十六章4節﹕「耶和華所造的各適其用,就是惡人,也為禍患的日子所造。」這一節其實是蠻強烈的預定論經文,也就是說﹕每一個人都有神特別的旨意,連惡人也是神特別的創造。這樣的經文,我們嚥得下去嗎﹖所謂揀選,就是說,有人沒有被揀選﹔也就是說,有人是預定要沉淪﹗這是很多人無法接受預定論的主要原因,它引發下面兩個跟著來的問題﹕「上帝公平嗎﹖」及「人的責任為何﹖」

上帝公平嗎﹖

預定論引起一般人最大的恐慌與困擾就是﹕神公平嗎﹖為什麼神揀選某些人,卻沒揀選另一些人呢﹖為什麼某些人預定得救,某些人卻預定要沉淪﹖

第二個困擾﹑掙扎是﹕那麼人的責任扮演什麼角色呢﹖既然神的揀選,是出於祂絕對的主權,人沒有選擇的自由,那麼人需為自己的救恩負責嗎﹖

預定論與福音事工

我們必須相信,神不會做錯事情,神是公義的標準,連君王的心也被神掌控著。「王的心在耶和華的手中,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。」(箴言廿一章1節)而且神的預定,並沒有抹殺人的責任。我們可以這麼說,神的預定﹑揀選﹑主權是百分之百,而人的責任也是百分之百,兩者加起來也是百分之百。這不是在耍嘴皮,而是講到基要真理最核心的奧秘部分,神的預定從來沒有排除人的責任。神是最大的贏家﹗人信主,他個人沒有任何的功勞,但是如果不信主而沉淪,自己要負責任。「神的揀選」與「人的責任」兩者之間有顯然的矛盾。

人的軟弱

有些基督徒排斥預定論,因為認為預定論會使教會失去傳福音的動力。事實上,在聖經裡面,預定論講得愈強烈的人,往往也是傳福音最熱情的。如舊約的以賽亞,新約的保羅。羅馬書九到十一章,保羅把預定論講得很絕對。可見預定論,理論上應該不會影響人傳福音的熱心。

然而在歷史中,的確有強調預定論的宗派,曾兩百年沒有差遣一位宣教士。這是因為人的軟弱,不是預定論有問題。

以賽亞書廿六章12節﹕「耶和華啊,你必派定我們得平安,因為我們所做的事,都是你給我們成就的。」我們所做的一切,包括帶領人信主,都是神所成就的。預定人的命運是神的事情,而傳福音是人的責任。宣教工作的成功或失敗,也是在神的手中,我們放膽去傳福音,結果則交給神。

約翰福音十五章5節﹕「因為離了我,你們就不能做什麼。」馬丁路德說得好,羅馬書的任何主題(尤其是九章到11章),都可立刻封殺自由意志在救恩上的角色。(待續)(作者為中華神學院老師)

教會歷史專題(28-1)細說宗派主義(上)

  基督教論壇報2003/4/21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何謂宗派﹖

所謂宗派就是指在次要的問題上,有不同意見或不同解釋的基督教團體﹔而所謂次要的問題,是指三個核心信仰之外神學的問題。這些次要的問題,跟一個人的得救與否沒有直接關係。我們要避免異端,卻可容納宗派,因為宗派的立場,都可以在聖經上找到證據。

宗派與異端的差別

宗派和異端不同,異端是在基要的信仰上妥協,宗派是在次要問題上堅持。基督教的三個基要真理,討論到最核心的部分,都有奧秘的成分或表面的衝突,又稱為「吊詭」。譬如說,神是三又是一﹔耶穌基督有完全的神性,又有完全的人性﹔救恩論是涉及神的揀選﹑神的預定,可是人也有責任。這些都有表面的張力,但又都是真理的陳述。

人人皆祭司

在次要問題上,也有這種吊詭的現象,宗派在處理吊詭問題時,就會出現爭論,但是不能否認的,他們都各有聖經的根據,再再顯示出神真理的奧秘性,以及聖經的多元性。

宗派的由來

宗派現象是由馬丁路德開始的。他提出「人人皆祭司」的口號。所謂「人人皆祭司」是指人人可以直接來到神面前認罪禱告及領受聖經的啟示﹑聖靈的光照。這是一個很漂亮的口號,但是當這人所領受的亮光,和那人領受的啟示﹑解釋不一樣時,就會發生衝突﹑爭執,所以基督教內部就出現愈來愈多的歧異性﹑多元化。

在一五二○年代的後半期,馬丁路德為了「聖餐論」的問題,使得他的信義會,與其他的基督教宗派分道揚鑣。接著,為了「洗禮」的問題,浸信會脫穎而出﹔然後跟著是「預定論」的問題,使得馬丁路德的信義會﹑加爾文的改革宗長老會與亞米念的路線分裂。亞米念這一派包括了衛理公會﹑循理會﹑行道會﹑聖教會等。

由於聖餐論與嬰孩洗的爭論先前已經處理過,在此只說明預定論的衝突。

預定論的爭執

預定論曾經在教會歷史中引起軒然大波,這個議題的激烈性,不亞於聖餐論,或嬰孩洗,幾乎所有的教會,都捲入了這個爭論中。有關預定論,其實整本聖經都有很清楚的指示,從創世記一直到啟示錄,皆充滿了預定論的經文,暫且選取三處經文示範。

創世以前的預定論

A.預定論在創世以前已經開始

以弗所一章3-4節﹕「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,他在基督裏,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,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,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,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,無有瑕疵。」神在基督裡的揀選﹑預定論,是創世以前已經開始的計劃。

B.名錄在生命冊上的必得救

但以理書十二章1節﹕「那時保佑你本國之民的天使長米迦勒,必站起來,並且有大艱難,從有國以來直到此時,沒有這樣的。你本國的民中,凡名錄在冊上的,必得拯救。」只要名字錄在生命冊上面的人,就必得救。

C.預定在先,信心隨後

使徒行傳十三章48節﹕「外邦人聽見這話,就歡喜了,讚美神的道,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。」這是神的預定﹑揀選在先,人的信心隨後跟著回應,然後就得救。

聖經從第一卷創世記就開始出現預定論的經文。神主動揀選亞伯拉罕,開始人類的救恩歷史。「揀選」就是意味著有人不被揀選,所以「揀選」這個字眼,是很傷感情的字眼,不是人人通通有獎。神揀選雅各,卻沒有揀選以掃,雙胞胎一出生,命運已經決定,神愛雅各,恨以掃。恨是指愛少一點,上帝比較愛雅各,比較不喜悅以掃,從創世記的故事來看,雅各是很詭詐﹑狡猾的人,他蒙揀選,不是他比以掃好,而是神無條件的揀選,是出於神奧秘的愛。

教會歷史專題(27-2)加爾文的政治觀

  基督教論壇報2003/3/28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
在政治的看法上,加爾文比路德積極,加爾文所創辦的改革宗長老會,在世界各地都積極的參政,所以台灣的長老會,有這樣的表現,是因為加爾文的神學使然。

加爾文給政府很高的地位,他說﹕公民應當服從國家的法律﹑尊敬政府,而政府應該照顧人民,像牧人一般﹔縱使是暴君也當服從,受苦勝於革命。但是,加爾文相信,暴君總有一天會被國家另外一個比較低的公正權威所推翻。當這個政權不再能夠維持社會治安﹑賞善罰惡,就不再擁有配劍權,這個暴政,會被上帝所揀選的另外一個復仇者(the avenger)所推翻。

建立上帝之城

加爾文企圖在歐洲建立一個看得見的上帝之城,以日內瓦為起點。但是,日內瓦的政教合一,只是歷史中的曇花一現。加爾文曾經想將教會的道德標準,強加諸日內瓦的每一個公民身上,所以他的統治,有時候會比較嚴苛,他曾經處死了一位異端醫生,把宗教的爭論,轉移到政治上的迫害。曾經有人受不了加爾文嚴格的清教徒式統治,而離開了日內瓦。

奧古斯丁﹑馬丁路德﹑加爾文的政教合一的理想,其實並不適合歷史中的每一個階段﹑地方,因為他們當時所處的背景,是一個基督教的政府,大多數公民是基督徒,比較類似舊約的神權統治﹑君權神授的背景。今天大部分文化的處境,比較靠近耶穌的時代。耶穌說﹕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。教會主要的責任是傳福音,而不是積極的過問政治。

心思嚴謹

加爾文的神學著作《基督教要義》,是系統神學最佳的範本。他的聖經注釋,至今可讀性仍然很高。他的神學教育,網羅了來自西方各地的神學生,也造就了許多偉大的教會領袖。加爾文的治會觀,間接的促進了民主政治。他強調基督徒的文化使命,信徒要在工作上榮耀上帝,好好的治理這地。

比較加爾文與馬丁路德兩人的特質,馬丁路德是先知型的牧者,講道熱情﹑生動,信仰經歷深邃,講章感人﹔而加爾文是學者,冷靜﹑條理,聖經註釋嚴謹,解經比路德強,但是路德的講道比加爾文出色。兩個人都是國際型的領袖,馬丁路德的信義會,影響了北歐,而加爾文的改革宗長老會,則影響了西歐,最後進入了英國和蘇格蘭。(待續)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

小組分享﹕

奧古斯丁﹑馬丁路德﹑加爾文的政教合一的理想,適用於台灣嗎﹖

教會歷史專題(27-1)加爾文嬰兒洗論證

  基督教論壇報2003/3/22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
在此我把教會觀的聖禮重點放在嬰孩洗,因為聖餐禮在路德的部分已經討論過。台灣一般的信徒,對於嬰孩洗比較陌生,甚至可能比較反感,我們比較傾向浸信會的立場,就是一個人成年以後,經過聽道﹑相信﹑接受耶穌為救主的過程,才為之施洗。然而,傳統的教會,包括羅馬天主教,包括主流的教會,如路德的信義會,或者是加爾文的改革宗長老會,都主張嬰孩洗。

且看這位嚴謹的系統神學家加爾文,是怎樣支持嬰孩洗。

舊約割禮的延續

加爾文認為嬰孩洗主要的聖經依據,是舊約割禮的延續。希伯來人的小孩,出生第八天就要行割禮,割禮是神與以色列人立約的記號,是神賜應許的一個保證。加爾文根據加拉太書三章17節﹕「我是這麼說,神豫先所立的約,不能被那四百三十年以後的律法廢掉,叫應許歸於虛空。」也就是說,嬰孩洗主要的根據是神的應許,亞伯拉罕的約就是應許的福音,表明恩典是在行為以前,這與聖餐論是同出一轍,神主動﹑單方的應許,先於人的信心。

在小孩子能夠表達他們的信心以前,神的恩典,透過父母為之施行的嬰孩洗,已經護庇在嬰孩的身上。加拉太書三章29節﹕「你們既屬乎基督,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,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。」所以,受過嬰孩洗的孩童,是照著神的應許,承受神的國。

嬰孩沒有理解力,怎麼可能聽道呢﹖既然不能聽道,如何能夠信道呢﹖加爾文說﹕聽道而信道,這是神揀選人﹑拯救人的一般方式,但是神也可以用特殊的方式來選召人﹑拯救人。譬如保羅自己,就不是因為聽道而信道的,而是在大馬色的路上,突然有光照著他,耶穌向他顯現,他才歸主。

耶穌為孩子的祝福

另外施洗約翰,在母腹中就被聖靈充滿,他還不能夠聽道,就已經被神揀選。

加爾文根據奧古斯丁所區分的方式,把上帝的恩典分成三個層面﹕第一個是預先的恩典,可以使人渴慕救恩﹔第二個是充分的恩典,可以使人接受救恩﹔第三個是有效的恩典,可以使人行上帝的旨意。嬰孩就是去領受上帝預先的恩典,這些嬰孩,在不久將要享受充分的恩典上,先領受部份神些微的光輝。

至於嬰孩是不是有和我們成人一樣的信心﹖加爾文講得很含蓄,他說﹕我寧願以此為懸案(I prefer to leave it undetermined)。其實成年人的洗禮也需面對這個問題,我們怎麼知道受洗的成人,真的對耶穌有信心﹖

加爾文提出嬰孩洗的第四個證據是,耶穌曾為小孩子祝福,並且說﹕「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,不要禁止他們,因為在神國的,正是這樣的人。」

使徒行傳第十六章15節與33節,那個禁卒信主以後,全家立刻受洗,既然是全家,所以沒有排除嬰孩和小孩子。

最後,嬰孩洗其實是加重父母的責任,讓父母更積極的用聖經的真道,來引導孩子,一生行在神的旨意中。所以加爾文與路德,不但沒有放棄嬰孩洗,而且正面的用聖經的福音真理─「神的應許先於人的信心,先於人的行為」來支持嬰孩洗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

小組分享﹕

為何主流的教會仍堅持「嬰孩洗」﹖它與福音真理有何關聯﹖

教會歷史專題(26-2)加爾文的教改(下)

  基督教論壇報2003/3/14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第二卷基督論

三一真神中的第二位,耶穌基督,是一個位格,具有兩個本性─完全的神性與完全的人性﹔他也具有三重的職分與工作─先知﹑君王﹑祭司。從他的神性來說,他是高升的先知﹑君王﹑祭司,從他的人性來說,他也是降卑的先知﹑君王﹑祭司。

先知﹑君王﹑祭司三職分

先知是解釋神的話,君王是治理教會,祭司是為人代求。每位基督徒,也都是小基督,我們都是繼續耶穌基督先知﹑君王﹑祭司的工作,我們今天在教會教導神的話,治理教會,也為萬人代求。

第三卷救恩論

第三卷是救恩論。其預定論講得比馬丁路德還要有條理﹑絕對。他的雙重預定論,強調神的主權(The sovereignty of God),這也是改革宗長老會的特色。

路德與加爾文都強調,神願意萬人得救,不願意一人沉淪,但是為什麼有些人沉淪呢﹖為什麼有些人沒有被揀選呢﹖加爾文與路德都強調預定論的正面性,他說﹕預定論是要告訴我們,人得救是出於神奧秘的旨意,是因著神白白的恩典與莫測的愛,人一點功勞都沒有。至於為什麼會有人沉淪呢﹖加爾文說﹕那是奧秘﹗聖經沒有多講,所以我們也不用爭論。

第四卷教會觀

加爾文的治會觀

根據使徒行傳廿章28節,神在教會中,設立了四個職分,加爾文說﹕我稱凡治理教會的,都是「監督」,(the Overseer),而不加以區別究竟是長老﹑牧師,還是教師。

另外,根據以弗所書四章11節,基督所設立來管理教會的人,第一是使徒,第二是先知,第三是傳福音的,第四是牧師,最後是教師。在這些人當中,只有最後的兩種人,就是牧師和教師,在教會中才有經常的職分,至於其餘的人,都是主在他國度開始的時候,或是在特別的時候,因著時代的需要而興起來的。

治理教會的職分

其中使徒是宣教士,也可以稱為教會的第一批工程師,是被派到普世去奠定教會的根基。接著是先知,保羅並沒有把先知的稱呼,給那些講解神話語的人,「先知」的稱呼只給那些得到神特別啟示的人。

在今天,先知或者是沒有,或者是不顯著。加爾文在這裡,是指狹義的先知。今天雖然已經沒有狹義的使徒和先知,但仍然有廣義的使徒和先知﹕宣教士就是使徒,而教導神話語﹑解釋神奧秘旨意的人,都是先知。

接著是傳福音的,職位居於使徒之後,但是做同樣的事工,譬如路加﹑提摩太﹑提多,及主所設立的七十個門徒。

基督在教會設立了四個職分﹕牧師﹑教師﹑執事與長老。牧師主要的工作是宣講福音﹑施行聖禮﹑解釋聖經﹔而教師主要的工作是教導聖經,特別是在加爾文的日內瓦神學院裡面教導神的話。執事主要的工作是慈善賙濟﹑照顧貧病。至於長老,是加爾文治會制度的中心,主要的工作是管理﹑懲戒。

加爾文按照日內瓦原來的議會制度來選立長老,這些長老加上各教會的牧師,組成了教會的法庭,每個禮拜開會一次,專門辦理懲戒的事件,最嚴厲的就是開除教籍,如果犯罪過於嚴重,就把他交給政府當局處理。這種長老制度是改革宗的特色,在日內瓦實施的最成功。(待續)(作者為中華神學院老師)

問題思考

1.根據加爾文的啟示觀,世人包括科學家﹑哲學家,想藉著一般啟示﹑自然界﹑普通啟示來尋求神,是否有出路﹖

2.今天若有同工宣稱得到神奧秘旨意的啟示,如何處理﹖

教會歷史專題(26-1)加爾文的教改(上)

  基督教論壇報2003/3/3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生平簡介

加爾文原籍是法國,一五○九年出生於法國。與馬丁路德相反,其父原來要他去讀神學,但是因為當地教會分裂,所以乃父改變主意,要兒子去讀法律,這對加爾文治學其實大有幫助,使他的邏輯思考顯得更有條理﹑冷靜﹑清楚。加爾文讀完法律以後,又對文學發生興趣,曾經負笈巴黎大學,也在人文主義者所辦的學院學習希臘文與希伯來文。這點他比馬丁路德有較好的機會,得到不錯的聖經原文訓練。

冷靜內斂的個性

在巴黎大學,加爾文接觸到馬丁路德的作品。加爾文與路德的個性很不一樣,路德熱情,加爾文冷靜﹑內斂,他的個性內向﹑安靜﹑敏感,很少提到自己內在的宗教經驗,或感情的世界。

一五三四年,加爾文經歷了一次忽然的轉變,他於焉重生得救。但是,由於法國皇帝逼迫教會,使他必須離開法國,一五三六年年,加爾文來到了日內瓦,也就是他一生事奉的重鎮,相當於馬丁路德的威登堡。雖然,後來因為內政糾紛,他曾被迫離開日內瓦。一五三八年,他在Strasbourg結婚,度過三年快樂的婚姻生活,有助他專心寫作,豐富了他的人生經歷,也加強性格的成熟度,預備下一個階段的穩定事奉。一五四一年他重返日內瓦,努力建設該城成為聖城。

加爾文的啟示觀

加爾文初至日內瓦那年是廿七歲,他出版了非常有名的著作《基督教要義》,是宗教改革時期的傑作,也是改革宗神學古典信仰的告白,現代的系統神學之基本架構,都是來自於這本書。它的內容分成四卷﹕第一卷是「神論」,包括上帝的啟示,第二卷是「基督論」,包括人論,第三卷是「救恩論」,第四卷是「教會觀」。我把重點放在第一卷的啟示觀,以及第四卷的教會觀。

第一卷啟示論

加爾文的神學跟馬丁路德很接近,都很強調神的話。他說,透過聖經的啟示,是我們認識神唯一可靠的來源。聖經不但教導我們真理與教義,更引領我們面對啟示的主﹑永活的神。加爾文雖然是理智型的人,是邏輯分析型的系統神學家,但是他偶而也會用神秘的語言,來描述神測不透的愛與威嚴。

加爾文的啟示觀可分成四個重點來闡述﹕

一﹑我們從自然界所獲得的一般性啟示,使人有責任敬拜上帝。羅馬書一章20節﹕「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,雖是眼不能見,但藉著所造之物,就可以曉得,叫人無可推諉。」所以一般啟示應該可以提醒我們來敬拜神﹑認識神。

二﹑然而人的罪,使人拒絕一般性的啟示。羅馬書一章21節﹕「他們雖然知道神,卻不當作神榮耀他,也不感謝他。」因著罪,自然啟示沒有功效,所以我們需要特別啟示。

三﹑只有特別啟示,就是聖經,才能夠使人真正認識神。

四﹑特別啟示還要加上聖靈的工作,才能夠使人接受真理。(待續)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

教會歷史專題(25-3)路德十架神學

基督教論壇報2003/2/10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
路德的十架神學,是他最精采的神學。十架神學又稱為「辨證的神學」,因為路德用他一貫吊詭的方式,來表達基督教的核心福音。

路德說,十字架在人看來,是愚拙﹑羞辱﹑軟弱的記號,卻彰顯神的智慧﹑榮耀及大能﹔耶穌基督的死亡與埋葬,卻隱藏了復活﹑無限生命的大能。

十字架的矛盾與吊詭

路德有一首很有名的聖詩,裡面有兩句很漂亮的話﹕「連宇宙也容不下的耶穌,卻安睡在馬利亞的懷裡﹔耶穌基督取了嬰孩的形象,卻獨力支撐整個宇宙萬物的運轉。」這位看不見的神(The invisible God),卻藉著看得見的基督來彰顯﹔耶穌基督既是神,又是人﹔他既是不受時空限制的神,又是受到時空限制的人﹔這位耶穌基督,他已經死了,卻仍然活著﹔他是會朽壞的人,卻又是不朽壞﹑永恆的神。舉凡人間一切的矛盾,都在道成肉身的基督裡面,找到答案。十字架就是世間最大的吊詭﹑矛盾。

這樣的真理對事奉神的人,有很大的提醒與幫助。當我們遇到任何逼迫﹑困難﹑沮喪時,仍要仰望十字架,仍要思想神的作為﹔在一片黑暗中,隱藏了無限的生機﹔在絕望中不要忘記,神的工作仍然在蓬勃的進行中。歷史上,苦難中的教會往往也是增長最紮實﹑最快速的教會,譬如在羅馬帝國逼迫時期的教會。

面對死亡的信心考驗

路德繼續詮釋十字架的福音,他說﹕十字架的苦難真是難以忍受,在苦難中,神好像是隱藏起來﹔在苦難中,所有的信徒與耶穌基督忍受相同的試煉,這正是信心的考驗,而真正的治療藥方是信心,信心使我們在死亡的風暴中﹑在地獄的折磨中,看見上帝的幫助與拯救。

十字架代表上帝的憤怒與咒詛,也代表上帝的祝福與慈愛。當人認知自己絕望無助(hopeless and helpless)時,才會發現神能力的源頭。我們在極度軟弱中,卻找到了最大的力量,這種試煉是基督徒一生的掙扎。

路德與保羅都經歷過這樣的掙扎,路德一生經歷無數次的逼迫﹑風浪,他隨時面對死亡,而每次他都經歷那叫他軟弱又使他剛強的信心考驗。學者給馬丁路德的評價說﹕他的神學是在面對死亡時所孕育出來的。

送大家幾句馬丁路德的名言﹕人生沒有任何苦難是神勝不過的。十字架的死亡就是最大的勝利。耶穌基督的傷痕,是我們最大的保證,是我們最大的安全感。希望可以幫助每一位正在面對人生黑暗期的朋友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討論題綱﹕

如何用路德的十架神學來安慰﹑鼓勵正在受試煉的信徒﹖

教會歷史專題(25-2)路德的聖餐論

基督教論壇報2003/1/31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
聖餐論的爭辯,是路德經歷最大的一次教會內部的分裂,基督教的宗派形成,也就是由聖餐論的爭辯開始。

聖餐論的重點,其實就是基督教的福音,福音的信息中心是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,而聖餐論,正是宣告耶穌基督的死,直到他再來。

路德在這個教義上的爭辯,最早的對手是天主教。但是一五二○年代的中期以後,路德所面對的敵手,卻是改教圈子的領袖。與他最直接衝突的改教領袖是慈運理。慈運理是在德國北部的蘇黎世牧會,他們兩個人之間有很激烈的爭辯,但是無法取得一致的看法。

聖餐論的「同質說」

有關聖餐論的爭辯,主要的經文是在哥林多前書十一章23-25節,﹕「我當日傳給你們的,原是從主領受的,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,拿起餅來,祝謝了,就擘開說﹕『這是我的身體,為你們捨的,你們應當如此行,為的是記念我。』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﹕『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,你們每逢喝的時候,也要如此行,為的是記念我。』」

路德對這段經文裡的「這是我的身體」(This is my body )的「是」,有很強烈的感受。他認為這個「是」(is)就是「等於」的意思,也就是說,我們所領的聖餐就是等於耶穌實質的身體和血。當神職人員祝禱以後,餅和杯的外表沒有改變,餅仍然是麵粉做的餅,杯還是葡萄汁做的杯,但是耶穌實在的身體,已經臨在於餅和杯中間,餅和杯就是耶穌實質的身體,這種說法被稱為「同質說」,與天主教的「變質說」很類似。

聖餐論的「象徵說」

慈運理卻持不同的看法。他說﹕這是我的身體的「是」,所代表的意思是「象徵」的意思。大部分基督徒會比較偏向慈運理的說法,會比較接受「象徵說」﹑「代表說」。

慈運理引用約翰福音六章63節耶穌說﹕「叫人活著的乃是靈,肉體是無益的。」所以慈運理認為領聖餐,應該不是吃喝耶穌實質的身體。既然肉體是無益的,所以在聖餐裡面,與我們同在的,應該是耶穌的神性,而不是耶穌人性的肉體和血,也唯有耶穌的神性,才能夠無所不在。人性受到時空的限制,如果耶穌的身體,與威登保正在領聖餐的教會同在,就不可能同時與正在領聖餐的蘇黎世教會的信徒同在。

路德不是省油的燈,他說﹕的確,肉體是無益的,但是約翰福音六章63節並不是在講聖餐。而且,耶穌基督的人性雖受到時空的限制,但是復活以後的耶穌,他的身體已經吸收神性的無所不在,耶穌的身體可以穿牆越壁,當門徒正在禱告﹑聚會時,大門是關閉﹑緊鎖的,而耶穌突然進入他們中間。

改教領袖的分裂

慈運理與路德在聖餐論裡,高潮迭起。慈運理強調說﹕領聖餐最重要的關鍵應該是信心,有信心的人,才可以享受神的同在。路德回應說﹕領聖餐時,信心很重要,沒有信心的人是吃喝自己的罪,然而信心並不是耶穌與我們同在的關鍵因素,信心並不構成上帝施恩的條件,神透過設立聖餐的應許與我們同在,那是出於祂主動﹑單方的應許,信心只是回應神的應許(responsive),信心不是神施恩的來源(causative)。

路德的聖餐論的確獨樹一幟,但不是沒有道理,他所強調的聖經真理也很漂亮。路德說,聖餐中看得見的餅和杯,是道成肉身的延續,就像看不見的道,取了看得見的肉身﹔同樣的,看不見的道,繼續透過看得見的餅和杯與教會同在,所以聖餐其實就是道成肉身的延續。耶穌基督擘開的身體,及所流出的寶血,代表了耶穌基督受苦的人性,這個人性保證了我們的救恩。

馬丁路德聖餐論的爭辯,導致他與其他改教領袖的分裂,這是基督教宗派形成的開始。

教會歷史專題(25-1)路德的倫理觀─基督徒的自由

基督教論壇報2003/1/27 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
路德在處理農民暴動事件時,表現的比較嚴厲,因為他害怕宗教上的無節制,會導致社會的動亂。他認為,基督徒雖是自由的,卻要為神的緣故,順服在上執政掌權的。

基督徒要尊重社會既存的秩序,人雖然受造一律平等,沒有人能剝削別人的利益,但是如果藉口在基督裡的自由﹑平等,而以暴力來推翻制度﹑破壞秩序,卻是神所不允許的。

路德說﹕基督徒的自由是宗教性的自由,而不是社會性的自由。他反對農民將天國轉為今世物質的國度,連耶穌基督也生在羅馬帝國的制度之下,連基督自己也納稅,也守羅馬的法律,何況是他的門徒﹖

路德的國度觀

路德在處理農民暴動時,提出了他的兩個國度觀。在世上有兩個國度,一個是教會,一個是政府﹔一個是神的國度,一個是地上的國度﹔神的國度是慈愛﹑恩典的領域,而地上的國度是憤怒﹑嚴厲的領域。如果,暴民混亂這兩個國度,那麼就會導致天下大亂。這些暴民等於倒憤怒於上帝的恩典國度,而錯置上帝的慈愛於地上的國度,這兩個國度是不可以混淆的。

分開又相關

兩個國度是分開的領域,但又是彼此息息相關,彼此有密切的關係。這又是吊詭,既要分開,可是彼此又有很密切的關係。路德對於文化的態度,是若即若離﹑相反相成,既是分開,可是又要互盡義務。

政府與教會之間有密切的關係。政府所管轄的是社會﹑經濟與家庭的層面,教會所涉及的是宣講福音﹑領人歸主的層面。政府是透過法律﹑理性,權柄來治理國家﹔而教會是透過基督﹑福音,聖靈來發展。兩者之間有相輔相成的關係,政府必須維持秩序,保障安全,促進教會宣講福音的職事﹔而教會要用神的話語來引導﹑糾正﹑影響政府。如果,一個政府濫用職權,傳道人卻沒有指摘這個罪惡,則會加強暴政的邪惡。傳道人是上帝的僕人,他的職分是高於地主與奴隸,傳道人有責任協調兩者的糾紛。

現實的壓力

路德按照羅馬書十三章及彼得前書第二章的原則,極力教導信徒要順服在上執政的,他自己也努力的執行這個原則。然而,受到實際壓力時,路德自己也無法完全貫徹他的立場。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一五三一年時,在奧斯堡和約之後,路德面對神聖羅馬帝國─政治的領袖,以及教皇─宗教的領袖,兩者聯手要對付﹑捉拿路德,把路德推到一個很尷尬的場面。

但路德適時地抽身,回到屬靈的領域,即專心以祈禱﹑傳道為事的工作。對路德而言,人民道德生活的改進,比政府的改革還要重要。如果人民的道德腐敗,則連政府也沒有辦法改進。這個世界病得很厲害,真正醫治的良藥,是在屬靈國度的領域,也就是宣講神話語的職事。這是中期成熟時期路德神學的中心,就是「聖道神學」(Theology of the Word of God )。

馬丁路德把神的道,分成三個層面。第一個是寫成聖經文字的神的道,第二個層面是在講台上所宣講的神的道,第三個層面,也是最重要的層面,就是成了肉身的道,就是耶穌基督自己。也就是說,「基督論」是馬丁路德「聖道神學」最中心的部份,這在他的聖餐論表露無遺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教會歷史專題(24-2) 路德的宗教改革

基督教論壇報2003/1/13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與天主教分裂

一五一九年,馬丁路德與天主教神學家邁爾(Maier),在萊比錫辯論,邁爾口才好,路德被迫承認自己的立場,與一百年前波希米亞的改教先驅胡司的立場相同,也就是說,聖經的權威高過於教會。所以,他進一步又被迫承認,當年定罪胡司的康斯坦斯會議,也是錯誤的。天主教的神學家宣告,教會的會議絕對不會有錯誤,否認會議權威的人,就是異端。至此,路德與整個中世紀的權威系統,就正式分裂了。

中世紀的天主教認為,教會的權威是高過聖經,可是路德只能承認聖經是最高的權威,所以路德在那次會議中,講了一句名言﹕這是我的立場(Here I stand),我絕對不能夠撤回,我必須站在上帝的立場上。

改變教會生態的三篇改教文章

一五二○年,馬丁路德寫了三篇很有名的改教文章,第一篇是「致德國基督徒貴族的書」,另外一篇是「教會被擄到巴比倫」。這兩篇文章提出一個重要的口號,就是「人人皆祭司」。意思是指﹕每一位信徒可以直接來到神面前,不需再假借神職人員,可直接來到神面前禱告,直接來到神面前領受聖經的啟示。這個口號大大的改變了基督教會的生態。

三篇文章裡面,有一篇是我個人很喜愛的「論基督徒的自由」(The Liberty of a Christian),它沒有路德一慣爭辯的意氣,表現了平靜,深度的屬靈氣氛。這篇文章是路德成熟的福音思想,充分發揮他吊詭(paradox)的思想,根據加拉太書第五章一節﹕「基督釋放了我們,叫我們得以自由,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。」路德說﹕基督徒一方面是世界最自由的人,不受任何人的束縛,我們已經從奴役中得釋放(liberty of servitude)﹔但是另一方面,基督徒又是世界上最不自由的人。我們因為愛的緣故,而為眾人的僕人,受眾人的管轄,在自由中做奴僕(servitude of liberty),在愛中常以為虧欠。

內憂與外患

路德在改教初期,主要的敵人是天主教的教皇,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,這衝擊不亞於外患。這些內憂導致了更正教內部的分裂。這些內憂包括重洗派﹑農民戰爭﹑自由意志的爭辯,也包括聖餐論的爭辯。

重洗派是一批狂熱的改教家,認為路德的改教還不夠徹底,譬如教堂裡面的裝飾,彩色玻璃﹑聖像﹑樂器,都應該毀棄,而且他們反對嬰孩洗,認為教會的會員,應該是由重生得救的基督徒組成的。小時候受過嬰孩洗的人,重生得救以後,應該再受洗一次。重洗派原來是有很高的理念的人,他們強調重生得救的經歷,強調聖潔的生活。但由於這些早期的領袖,採取了比較激烈的改革手段,譬如流血暴力的行為,又介入了農民的暴動,以至被改教家壓抑。

農民暴動

路德的宗教改革,原來是宗教性的,可是後來也變成了社會性。路德曾經寫文章攻擊高利貸,所以那些窮苦的農民,都將路德視為盟友。路德確實也努力協調貴族與地主之間的衝突,但是後來因為激烈改教家的煽動,所以農民要求地主權益,愈來愈肆無忌憚,四處都有修道院被搶劫﹑修道士被殺的事件發生。

路德進入了農民中間協調,可是協調失敗,所以他開始寫文章斥責農民,說﹕暴民就好像一群瘋狗,如果不加以制服的話,就會反過來咬人。農民如果公開叛變的話,那麼他們就在上帝律法的庇護之外。因為反叛就好像謀殺,使很多人成為孤兒寡婦。路德對付農民暴動時,講了一句話﹕一切的革命都是背叛上帝﹗為此,路德和他的宗教改革,付出了很大的代價。因為路德自己的宗教改革,其實也是一種革命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問題思考﹕

1.為何贖罪券不合乎聖經真理﹖

2.路德如何詮釋基督徒的自由與受奴役的吊詭真理﹖

教會歷史專題(24-1)路德的宗教改革(上)

基督教論壇報2003/1/6 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
路德的宗教改革,與中世紀天主教的贖罪觀﹑煉獄觀有關。

1. 贖罪觀─功德可彌補罪行

天主教的經院哲學認為,人在受洗以前所犯的罪,可以藉著洗禮而得到赦免,但是受洗以後所犯的罪,則需要懺悔禮補贖。當然天主教也沒有否認,人的功德﹑努力,完全是由神的恩典而來。神學家阿奎那,將積功德贖罪的觀念,加以解釋。阿奎那說﹕「基督和眾聖徒無限量的功德,積成了一個功德庫,教會的神職人員,可隨時提取,分給那些有需要的罪人,但必需是真實痛悔的人」。這種理論發展到後來,居然說這種功德,能夠消除全部或部份今生與來世煉獄中的刑罰,假使今生補償不清,將來在煉獄裡面,也要繼續的補償清楚。

煉獄的觀念

迄今,天主教仍有一些補充說明,他們認為,補贖的行為無法贖罪,不能得到上帝的赦罪,但是可以彌補錯誤所造成的罪果或虧欠。譬如說﹕我們可以捐錢幫助窮人,彌補所曾造成的傷害。就好像夫妻吵架,當先生要跟太太道歉時,會去買一束花,補償他的過失。

2. 煉獄觀─亡魂仍有機會贖罪

贖罪券主要是要替那些在煉獄裡的亡魂贖罪。其實,聖經並沒有清楚的證據,他們只根據模糊的經文,講得比較清楚的是次經。次經是天主教的經典,基督教並沒有接受次經。次經的馬克比貳書提及,猶太人的一位英雄人物馬克比,曾經為那些死掉的人贖罪,使其罪蒙赦免。

另外,在聖經還有一些模糊的經文,如路加福音十六章,財主在陰間受苦,而討飯的拉撒路在亞伯拉罕的懷中,財主說﹕我在這火焰裡,極其痛苦,亞伯拉罕說﹕你我之間有深淵限定,以至於你沒有辦法到我這裡來,我也不能夠到你們那邊去。「火焰」就是煉獄的刑罰。

路德的九十五條條款

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,就是針對贖罪券的濫用。一五一七年,路德寫了九十五條條款,釘在教堂的門口,竟引來各地的回應。九十五條條款,其實並沒有什麼革命性的思想,它只是針對贖罪券的濫用提出反對。至於馬丁路德的悔改觀念,多半還是屬於中世紀的思想,我只選取幾個必較具改革性的條款,列舉如下﹕

贖罪券無法使人得救

第六條

教皇不能赦免任何的罪債,只能夠宣佈並且肯定罪債已經得到神的赦免,他若越過此雷池,罪債便仍然存在。

第十條

神將贖罪機會留到煉獄,乃是無知邪惡的。

第二十七條

那些說購買贖罪券的錢幣,叮噹一聲落入錢筒,而靈魂就超脫煉獄的人,乃是在傳人的捏造。

第二十八條

錢幣叮噹一聲落入錢筒,只能夠使貪婪增多,卻不能夠使教會的代求產生任何結果,因為這結果僅操之於神。

第三十一條

誠實購買贖罪券的人,與誠實悔改的人一樣的稀少。

第三十六條

每一個真實悔改的基督徒,即使沒有贖罪券,也完全脫離了罪債與懲罰。

教會的珍寶是神的榮耀

第三十七條

任何活著或死了的真基督徒,即使沒有贖罪券,也都分享基督和教會的一切恩惠,這些恩惠是神所賜的。

第四十五條

基督徒必須要知道,人若看見弟兄困苦,不予援助,反而用他的錢去購買贖罪券,那麼他所得到的,並不是教皇的赦免,而是神的憤怒。

第四十六條

基督徒須知,他們除非有很多的餘款,就應該把錢留作家庭開支所需,絕不可以浪費在購買贖罪券上。

第五十四條

在同一次的講道中,如果傳講贖罪券,比傳講神的道花相同或更長的時間,便是虧負了神的道。

第六十二條

教會的真寶藏,乃是神榮耀和恩典的神聖福音。

第六十八條

其實贖罪券如果與神的恩典,和人對十字架的敬虔相比,那就微不足道了。

第九十五條

基督徒進入天堂,要靠經歷許多艱難,而不靠人平安的保證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教會歷史專題(23-2)路德信仰的掙扎(下)

基督教論壇報2002/12/27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恩師的影響

斯道比次給馬丁路德的幫助,其實並不是神學上的幫助。斯道比次本人的神學,仍然是屬於中世紀的思想。他給路德的幫助,比較是屬於教牧輔導層面的幫助。譬如他幫助馬丁路德解決內心的焦慮﹑沮喪。斯道比次沒有解決馬丁路德所有的難題,但是他鼓勵路德去思想聖經所說的公義﹑悔改﹑恩典﹑信心,以克服內心的懼怕。

斯道比次教導路德三個要點,這三個要點都是純正的奧古斯丁神學,也是路德了解因信稱義的起點。

第一,悔改是由愛神的心開始,而不是結束。我們並不是因為怕神懲罰才悔改,我們悔改是因為愛神的緣故,這樣才有真正悔改的可能。

第二,不可以信賴人天然的能力,如良知﹑良心等,因為這些是不可靠的。

第三,真正的神學是榮耀神,而不是榮耀人。

重新領悟經文的路德

一五四五年,路德出版他所有的拉丁文作品的全集。他寫了一篇序言,等於是他的自傳或回憶錄。路德回憶他重生得救的過程﹕

我從前雖然是虔誠的修道士,生活無可指摘,我卻常覺得自己是大罪人,在神面前坐立不安,良心不住的自我控告,我無法相信我所做的一些補罪的功德,可以取悅於神,事實上我對神很生氣,我恨這位審判罪人的公義之神。

義人因信得生

可憐的罪人,不但在原罪的咒詛之下,永無翻身之地,現在又被舊約的律法,壓得透不過氣來,如今神又藉著福音,愁上加愁,讓我們曉得祂的憤怒和公義。(註﹕原來路德的注意力是停留在羅馬書的一章18節﹕「原來,上帝的憤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,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。」)我被自己鞭策的幾乎發瘋,我晝夜不停的思想,保羅在羅馬書裡的意思,最後我終於澈悟了,義人得生是因著信。就是因著神的恩典,我們被稱為義。我們是完全被動地領受恩典。領悟這點以後,我好像突然重生(This immediately made me feel as though I had been born again),天國之門立刻大開,我終於進入樂園了。

路德的救恩論

對路德而言,稱義是救恩論的核心,而救恩論是所有神學的核心,是教會成敗的試金石。馬丁路德「因信稱義」的神學有三個重點﹕

A.﹑稱義是被動的義(passive righteousness)

稱義是上帝主動的工作,是上帝白白的恩典,人是完全被動的。

B﹑稱義是外來的義(alien righteousness)

這個義是外來的義,「上帝的義,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,並沒有分別。」(羅馬書三章22節)所謂「加給」,就是我們原來沒有的,是神從外面加給我們的﹔因著信心,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公義,並不是我們自己是公義的,而是耶穌成為我們的公義,我們披上了耶穌公義的外袍。甚至連信心,也是神的賞賜,是神的禮物。

C﹑宣告的義 (announcing righteousness)

宣告的義,是一種法庭上的宣告,這是地位上的轉變,而且是瞬間﹑剎那的轉變。神在法庭中,宣告我們不再是罪人,而是祂的兒女,它不只是倫理上﹑道德上,或是實質上漸漸的變好,那是成聖的過程。但是稱義,是立刻﹑地位的轉變。

這三個重點,其實前面兩個,中世紀的教會都有,而第三個重點,是馬丁路德他獨特的發現,他把因信稱義的觀念,重新帶回到保羅的教導中,他自己當時並不知道這是一項劃時代的發現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



問題思考﹕

1.為何路德有如此痛苦的信仰掙扎﹖

2.試述路德「因信稱義」的三個神學涵義。

教會歷史專題(23-1)路德信仰的掙扎

基督教論壇報2002/12/24 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

生平簡介

一四八三年,路德誕生於東德的愛司雷本(Eisleben),大約十四歲時,赴愛森拿(Eisenach)上學,當時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都很嚴厲。馬丁路德回憶,他曾因偷吃一片核仁,被母親打個半死,父親更是常常用鞭子責打他,使他數次離家出走。所以從此以後,路德對乃父非常痛恨,一直到他長大,甚至成為神職人員時,仍需費很大的氣力,才能夠改變對父親的態度。

現代有些學者,嘗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早期路德的信仰歷程。認為他的內心掙扎,可能與幼年時過分嚴厲的家教有關。也就是說,路德把怨恨父親的情結,投射於神。然而,這種心理學分析的論調,不是所有的路德學者都同意的。

嚴謹的修士

路德在愛爾弗特(Erfurt)讀大學時,就開始艱苦的信仰路程。大約廿一歲時,他完成文學士學位,原來想繼續攻讀法律,有天,在路上突遇雷轟閃電,差點將他擊斃,此事給他很大的刺激,路德認為是神在呼召他,決定進入修道院,一生事奉神。為此,他與父親再度鬧翻,因為父親望子成龍,希望他能成為律師。

路德進入了修道院後,靈性進入很大的掙扎中。他刻苦己身,終日禁食禱告。在回憶錄裡,他說﹕「我是一個很好的修士,我嚴謹地遵守修道院的一切規則,嚴謹到一個地步,如果說,曾經有修士因為修行的緣故,而得以進入天堂,我敢說那就是我了﹗所有在修道院認識我的弟兄,都可以為我做見證。假若我繼續下去,終會被守夜﹑禱告﹑閱讀和其他工作,奪去我的性命。」

所有路德的這些激烈方法,這些取悅神的方法,都不能夠使他的內心得到片刻的寧靜。路德的努力,目的就是要補贖自己的罪行,但是他從來不覺得,他所虧欠於神的,已經得到了償還。

契約神學的誤導

這是一段漫長的信仰掙扎時期,路德一心一意尋求一位慈愛的上帝。路德基本的問題是,我如何能夠找到一位慈愛的父神(How can I find a gracious Father?)。

究竟什麼因素,導致路德信仰中這些痛苦的掙扎呢﹖他的基督化家庭教育,他在修道院的修行,難道都不能幫助他認識這位慈愛的父神嗎﹖所以,需要先認識路德的信仰背景。

路德在Erfurt接受大學教育,這是經院哲學唯名論的中心地點。唯名論在救恩上,主張一種「契約神學」(Theology of the covenant)。所謂契約神學就是說﹕神不欠人任何東西,但是神自願進入契約的限制中,與人立約,在約的約束之下,神有義務履行祂的應許,使人得救稱義,只要人先履行他那一部分些微的責任。

如此看來,契約神學有三種的缺失﹕

缺失一﹕上帝的救恩是有條件的

雖然神在立約中,表現得非常信實,但實質上,神的應許﹑恩典是有條件的,神只賜恩典給那些盡本分的人,神只救拔那些將自己裡面的良善發揚光大的人,即使只是一點點﹑些微的責任,但是救恩仍然是有條件的。

信仰的掙扎

缺失二﹕人沒有得救的確據

人沒有得救的確據。因為,人永遠不知道是否已經盡到自己的本分,這是路德所以掙扎﹑痛苦不已的原因,因為他從來不確定,自己是否已經達到神的標準,自己是否已經充分的盡到他的責任。

缺失三﹕神是審判官,不是救主

契約神學的第三個缺失,是把神視為一位審判官,耶穌基督則是立法者,而不是救主,這是路德害怕神的原因,也是他痛苦的主要因素。

在威登堡的後續掙扎

一五一一年,路德完成神學學位以後,就搬居威登堡,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地方,也是他事奉神的重鎮。在威登堡的奧古斯丁修道院裡,路德仍然繼續辛苦的信仰掙扎,他嘗試藉著行善,或是先聖先賢的功德,但都無法達到神的標準。路德又試圖從聖禮中,尋找信仰的出路,企圖從告解﹑懺悔中,得到內心的平安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教會歷史專題(22-2)宗教改革時期(下)

基督教論壇報2002/12/17【作者:蔡麗貞】 
 文化層面─文藝復興

所謂「文藝復興」(Renaissance),意思就是「再生」,這是在十四﹑十五世紀,出現在義大利的一個尚古﹑崇古的運動,重新研究古代希臘羅馬的熱潮,有濃厚入世的精神,重視今世的生活,欣賞人類的文化,藝術的美學。

與宗教改革有直接關係的,就是人文主義(Humanism)。人文主義是一種根植於崇古精神的屬靈運動。宗教改革時代,各大學裡都還設有人文學科,包括了文法﹑辯論﹑詩學﹑歷史﹑倫理及哲學等學科。由於人們對於亞里斯多德的哲學逐漸厭倦,開始對奧古斯丁的思想產生興趣。

宗教改革與人文主義的共同特色

注入感情生命

一﹑皆反對經院哲學

人文主義其實不反對經院哲學形而上的體系,但是反對經院哲學在神學上推理式的空論,把神或信仰講得不食人間煙火﹑遠離塵世。馬丁路德後來極力批評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。亞里斯多德說﹕行義的人才是義人。路德說﹕義人才能夠行義。亞里斯多德強調的是行為﹔路德強調的是信心與恩典。

二﹑皆反對中世紀的教育方法

當時的教育方式是「三步辯證法」(Syllogism),這是一種呆板﹑公式的邏輯推理,在訓練年輕人的思考方面,基本上有其功能,但危險是會鼓勵年輕人詭辯,沒有任何真正的目的,而只是為了辯論而辯論。所以,路德說﹕談論上帝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,不是兒戲﹗辯證法是神學的一大障礙。

人文主義者與改教家都用雄辯式的修辭學(Rhetoric)來代替辯證法,他們認為,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傳達,主要的目的不是在傳達冰冷的知識,而是有更實際的目的,那就是說服人。演說家或傳道人,不僅是要傳遞信息,也應該要把生命﹑情感,注入演講中,為的是要影響人﹑說服人﹑改變人的生命。

伊拉斯姆與路德的筆戰

三﹑皆注重語言學的工具

人文主義提倡古典的語言,包括希臘文﹑希伯來文,即聖經最早的語言,好幾位人文學者都是聖經語文專家,對於路德與當時改教家研究聖經有很大的幫助。

譬如﹕幫助路德的語言學專家銳赫林(Reuchlin,德國人),是希伯來文專家,曾經出版過希伯來文法的書﹔另外一位是鼎鼎大名的伊拉斯姆(荷蘭人),是希臘文專家,一五一六年曾出版希臘文的新約聖經。路德原來沒有受過聖經原文訓練,都是借助文法學家的參考書與字典來進修。這幾位人文學者,早期都不贊成改教運動,傾向從羅馬天主教的內部改革,所以後來都跟宗教改革分道揚鑣。

伊拉斯姆還曾經為了自由意志的問題,和路德大打筆戰,這是十六世紀歐洲最有名的辯論賽。他們兩個人的辯論文章,一時洛陽紙貴,當時歐洲的知識份子,幾乎人手一冊他們的辯論文章。伊拉斯姆認為,人當然有自由意志,否則形同傀儡,如何有尊嚴﹖路德寫了一本名著《意志被罪捆綁》(The Bondage of the Will),說﹕人在任何事情上都有自由意志,但是在救恩上,在與上帝的關係上,已經沒有自由意志,人的意志已經受到了罪的捆綁。這次的筆戰,顯然在神學上路德是佔優勢。

結論

現代學者L. W. Spitz分析路德的宗教改革,與伊拉斯姆的人文主義的基本差異,他說,人文主義者偏愛的是人間的美學﹑真理﹑良善的和諧性,但是路德卻是面對人的罪惡﹑醜陋﹑人生的苦難﹑懷疑﹑掙扎﹑衝突,及信心所帶來的勝利。對路德而言,宗教是關乎罪與恩典,死亡與生命的事情,這不是強調樂觀﹑進取﹑自由的人文主義者所能夠涵蓋。其實,人文主義與宗教改革的分歧,正代表今天世界的學問與福音神學的差異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

討論題鋼﹕

1.神如何藉著政治﹑社會﹑經濟﹑教育﹑文化各層面,來預備宗教改革的大時代來臨﹖

2.人文主義與宗教改革在信仰本質上有何基本差異﹖

教會歷史專題(22-1)宗教改革時期(上)

基督教論壇報2002/12/13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
宗教改革是教會歷史最精采的階段,雖然只有廿﹑卅年,但是在那個階段,人才輩出﹑百家爭鳴。其實,在宗教改革之前,神已經藉著政治﹑社會﹑經濟﹑教育,乃至文化各層面,來預備人心,培養人才,孕育大時代的來臨。有一個問題值得大家思想﹕宗教改革是不是一個純粹信仰改革的運動呢﹖或者它是歐洲政治﹑經濟﹑社會發展的必然的結果﹖

教廷權力縮小

宗教改革的前夕,就政治背景而言,民族主義興起,特別是十三世紀的下半期,英國﹑法國特別明顯。君王與貴族之間產生了共識,為了共同的利益,齊心抵抗任何外來的勢力,所以,他們對於羅馬教廷干涉各國政權,愈來愈無法容忍。

十五世紀末,英﹑法的君權集中,成為強有力的君主國,英﹑法的教會都是國家的教會,雖然教皇仍然搜括到各國教會的捐稅,但神職人員的授任權,或教會的司法權,都已經漸漸的歸屬皇帝的手中,教廷的權力正在縮小中。

印刷術的發明

社會有新興勢力的興起,即中產階級的出現。他們有知識﹑財富,形成了一股政治的勢力,有一些平信徒的律師,漸漸取代教會的領導地位,成為皇家的顧問。這些律師根據羅馬法的理論,企圖發展王權的地位。

當時,歐洲的教育普及,各地都設有大學,平民讀書寫字的能力加強。宗教改革的時候,各地的大學都成為改教的中心。譬如威登堡﹑海德堡。再加上一四五○年左右,古騰堡發明了活版印刷術,大大的推進了改教思想的傳播。馬丁路德的作品,每次一發表,就印刷成小冊子,成為當時知識份子熱烈討論的資料。

有一個有趣的統計﹕主後一五○○年以前,全歐洲有一千部的印刷機,一共出版了三萬種不同標題的書。一五一七年(馬丁路德改教那一年)到一五二○年,四年之間,馬丁路德的卅種作品,一共賣了超過卅萬冊,成為當時最暢銷的作家,超過了歐洲的大文豪伊拉斯姆。

伊拉斯姆原來是馬丁路德的前輩,路德的聖經原文都是參考伊拉斯姆的著作來自修的,所以,當時教會圈中流行一句話﹕掃羅殺死千千,大衛殺死萬萬。掃羅就是指伊拉斯姆,而大衛則是指路德。

教權低落 改革失敗

當時的天主教國家,法國和義大利,在爭奪教會的領導權,教廷曾有幾次被遷到了法國東南邊的亞威農(Avignon),歷史上稱為「教會被擄到巴比倫」。同時有兩個教皇在位,一個是義大利人,一個是法國人,鬧雙胞案,各國就隨著自己的政治走向,各尊一位教皇,演成非常嚴重的大分裂,甚至曾有三個教皇同時在位。

直到一四一五年,終於召開了康司坦斯(Constance)會議,正式取消三個教皇的職位,終止教會的分裂,也把教皇的權力,受制於一個立法的團體,即大公會議。但仍無法挽救教廷的腐敗,當時神職人員賣官鬻爵的風氣很盛,很多神職人員私生活不檢點,教權相當的低落。教會方面的改革紛紛告失敗。

反對教會腐敗的思潮

宗教改革一百多年前,在英國及波西米亞,都出現過改革運動,可惜後來都失敗了,可是卻伏下宗教改革的思想。兩位宗教改革的先驅,十四世紀英國的威克里夫(Wyclif),與十五世紀波西米亞(今天的捷克)的胡司(Hus),都是大學教授,威克里夫曾經將拉丁文聖經翻譯成為英文聖經,對英國教會有很大的影響,使當時的英國人可以讀自己母語的聖經﹔威克里夫也反對售賣贖罪券。布拉格大學教授胡司也起而改革教會的弊病,他被召前往康司坦斯,接受教會的審判,不久被處決。

這兩位改教的先驅的思想,與馬丁路德其實很靠近,兩者都反對教會的腐敗,也都提倡「聖經最高權威」,兩個人的改革都失敗了,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的政治﹑社會的情況,還沒有成熟,宗教改革還不成氣候。

十四世紀時,義大利的一位小說家薄伽丘(Giovanni Boccaccio),曾經寫過一本名著《十日談》,此書包含故事百篇,其中有些故事揭露中世紀教會的腐敗﹑貪婪﹑虛偽的面目,以及他們詐欺﹑愚弄百姓的罪惡,極盡諷刺之能事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中世紀教會歷史專題(21-3)神秘主義(下)

基督教論壇報2002/12/6 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

中世紀興起神秘主義的原因

神秘主義為何於中世紀中期,尤其是末期特別流行﹖是因為當時正是經院哲學的顛峰期,強調理智的分析,企圖用哲學來了解神的啟示,甚至證明神的存在。沉悶的哲學爭辯與繁瑣的聖禮﹑補贖規條,使教會變得死氣沉沉,講台信息冰冷,信徒感到失望﹑反感,於是教會出現另一股抗衡的潮流,就是以強調感性與經歷的神秘主義。

神秘主義的派別

中世紀的神秘主義可以分成三派﹕

A﹑丟尼修派(Dionysian mysticism)

不談道成肉身

丟尼修是第六世紀的一位敘利亞人,假借使徒行傳十七章34節裡,那位信主的亞略巴古的官之名。此派神秘主義,注重與上帝神秘的聯合,以及人逐漸的神化。追求的過程通常是先「倒空」,然後是「光照」,然後是「聯合」。倒空就是什麼都不想,讓思想﹑靈魂停留在黑暗的無底洞裡,漸漸會得到神的亮光,即所謂的光照,進入一個超越理性,不可名狀的知識裡。

此派有一個嚴重的缺點,就是注重神秘的聯合,避而不談基督的道成肉身。因為希臘哲學視肉體是卑下的部分,神秘主義既講求靈魂超越身體的轄制,很難欣賞道成肉身的福音。

B﹑拉丁派(Latin mysticism)

此派比丟尼修派安全。代表人物是聖伯爾拿,頗得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的賞識,稱他是中世紀最具福音精神的學者。伯爾拿說,神秘經歷不是靠讀書或知識,也不是靠著懇切祈求,而是因著神的恩典,是神主動的賞賜,神要給誰就給誰。

C﹑德國派

德國派的代表著作是《德國神學》(German Theology),馬丁路德深受它影響。代表人物是John Tauler。它的優點是強調十字架受苦﹑捨己的信息,即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的福音。

神主動的恩典

馬丁路德對神秘主義的評價

路德原先反對第一派(丟尼修派),接受第二派(拉丁派),賞識第三派(德國派),然而,後來發現這三派都有危險,因為他們都強調「靈魂的火花」。John Tauler曾經給「屬靈人」下一個定義﹕「屬靈人就是有靈魂火花的人」。也就是說,人裡面有未曾被罪污染的成份,就是屬靈人﹔有靈魂火花的人,可以主動尋求上帝﹑渴慕救恩。

然而路德認為,在救恩上,人已經完全敗壞墮落,沒有一個人能夠主動尋找神,是神主動來尋找罪人。所以,路德在讀John Tauler的書時,就用紅筆在書旁寫了眉批﹕「所謂屬靈人,不是有靈魂火花的人,而是指有信心的人。」對路德而言,信心是外來的賞賜,是神給人的禮物,而不是指人的天然稟賦。

十架神學的捨己

神秘主義與馬丁路德十字架神學的比較

馬丁路德的十架神學,與中世紀神秘主義的理念,有基本的差異。十字架的神學強調的是,「受苦的神學」﹑「捨己」﹑「降卑」﹔在苦難中,我們才會看到自己的無能為力﹔在軟弱中,才會發現我們需要救恩。正統的神學強調的是信靠神,以神為中心﹔神祕主義講求的是「華麗的神學」,主張把人裡面的潛能發揮光大,強調高升的經歷,終極目標是與神合一,這是以自我為中心。

並不是所有的神秘主義都有這些危險,只要把握住十字架福音的神學重點,神秘主義應該可以朝修正路線發展。

對神專一豐富的愛

神秘主義的優點

神秘主義最大的優點,是對神專一的愛與豐富的感情。神秘主義在中世紀興起,的確對當時冰冷﹑死板的教會,注入一股熱力,他們對上帝單純的感情,值得我們效法。

神秘主義的缺點

1.泛神論

認為人與神最後可以相通﹑合一,人可以同化在神裡面。但是聖經截然區分造物主與受造物,人是受造的,人永遠不能神化成為上帝。

2.半伯拉糾的思想

神秘主義強調人裡面有靈魂的火花,是有正面的良善,是未墮落的,是潔淨的,人可以靠著它得救,這會導致「行為稱義」的異端。

3.自以為義

通常有神秘經歷的人,會看不起沒有此經歷的人,他們忘記這些都是上帝的賞賜,不是自己賺來的。

看輕理性 落入主觀

4.憑直覺,放棄理性的思維

強調感覺,用感情﹑直覺來支撐對上帝的信心,輕看理性對聖經的解釋,或者任何神學的解析。這樣的走向容易落入主觀﹑斷章取義的危險中。

結論

基督教強調基督徒的一切都是恩典,也都是為了榮耀神,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。馬丁路德在一五二○年代,駁斥丟尼修派的神秘主義時,曾經說過一段名言,或者可以把它視為定義「屬靈人」的補充﹕「一個人所以成為神學家,是因為經歷過出死入生,遭世人的唾罵﹑辱罵,而不是因為理解深奧的道理,或博覽經書,或擅長沉思默想。」理解力﹑閱讀力,是針對那些食古不化的經院哲學家,沉思默想則是衝著天馬行空的神秘大師,而這兩者卻必須用「惟獨恩典」的福音神學來糾正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討論題綱﹕

1.試比較十架神學與神秘主義的不同。

2.試述神秘主義的長處與弊病。

中世紀教會歷史專題(21-2)論神秘主義(中)

 基督教論壇報2002/11/16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

中國信徒所景仰的神秘主義大師

中國教會的信徒,所景仰的神秘主義大師,譬如羅炳森師母。她在「等候神」這篇文章說﹕

「任何時候,如果你願意撥出幾分鐘的時間來,單單地等候耶穌─你不一定要祈禱,就是等候,注視祂的面龐,渴慕祂的同在。當你感到疲倦,急躁,情緒緊張時,幾分鐘的與祂相處,在耶穌同在的寧靜中,會甦醒你,遠超過世上一切其他的。倘若我們多注視耶穌,而少注視我們自己…,我們會愈來愈多地反映祂的形象﹔並且我們的冷酷﹑不潔﹑脾氣﹑自私會消逝,而代之以親切﹑純潔﹑溫柔﹑仁愛─變得榮上加榮。」

強調與神的親密關係

我必須承認,這樣的文章與境界,的確可以幫助信徒渴慕神的同在。

但是歷史上另外一位神秘主義大師,法國的蓋恩夫人,在描述上就比較大膽,以至於她曾被同時代的教會定為異端,我個人認為她在教義上,應該沒有太嚴重的錯誤。蓋恩夫人在《馨香的沒藥》這本書中,有些比較危險的描述﹕

「祂吸引我一步一步地進入祂裡面,一直等到我完全失去在祂裡面。這好像是河水流入大海一樣。初進入的時候,還能分辨河與海,到進入愈深遠的時候,二者合一,無法再分了。」(以琳書房,116-7頁)

蓋恩夫人的作品雖然引人入勝,但是在閱讀的時候,必須小心謹慎。有神秘經歷的基督徒,最好還是學習保羅的三緘其口,免得說不清楚,招來誤解。

神秘主義的特徵

A﹑不可言傳

神秘主義者都會表示,與神相交的經驗極其甜美,非常喜樂﹑高超,然而無論怎樣說明,都很難說得真切,必須要自己去體會,因為那是一種經驗,而不是知識﹑理論。

B﹑重直覺 反理智

理智會產生懷疑,既然不是用言語可以說明的,人很難置信。神秘主義者以為,當我們與耶穌相交時,當天國臨到內心時,我們可以看到清潔的真理﹑甜蜜的上帝,卻非理智的思考所能體驗的。

靈魂的火花是最聖潔的部分

C﹑三元論

身體是最卑下﹑污穢﹑犯罪的部分﹔魂比較中性,是屬於意志﹑理智﹑悟性的範疇,但仍然無法接觸到上帝﹔只能用最高級的靈,即直覺,去觸摸上帝。神秘主義者稱之為「靈魂的火花」(spark of the soul)。靈魂的火花就是人裡面最潔淨的部分,是沒有被罪惡污染,是與上帝同質的。

其實這是危險的論調,一旦人不肯承認自己完全敗壞墮落,如果認為人裡面還有未被罪惡污染的部分,那麼就會為「行為稱義」開啟道路,也就是說,人可以靠自己得救,這正是教會歷史中,不斷死灰復燃,敗部復活的半伯拉糾異端。

D﹑由自主進入不自主的狀態

與神相交需經過一些步驟,是由自主進入不自主的狀態,譬如要自潔(即認罪禱告),花時間親近耶穌,默想神,這些過程都是屬於可以控制的階段,然而一旦進入與神聯合的狀態,就不是人所能控制的步驟了。通常不會持續很久,事後也說不清楚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

討論題綱﹕

1.試述神秘主義的特徵。

2.試分享你與神相交的經驗。

中世紀教會歷史專題(21-1)論神秘主義(上)

基督教論壇報2002/11/15 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

神秘主義的定義

神秘主義是一種哲學,就是藉著個人的宗教經驗,去直接認識﹑經歷上帝。中世紀的神秘主義,認為透過聖經的知識是比較間接的知識,他們渴望直接認識神,主要是藉著個人的禱告﹑禁食,或領聖餐(即天主教的「彌撒」),或沉思﹑默想…等等,去獲得對上帝直接的認識。

神秘主義在狀態上,有不同的型態和程度。有些人的神秘經歷是剎那之間的,譬如被神的靈大大感動﹑充滿﹔有些是比較持續性的狀態,譬如中世紀有位修女Catherine,曾多次在領聖餐時,進入神秘經歷,長時間地進入忘我﹑與神聯合的狀態,每次可以維持三﹑四個小時。

與上帝直接接觸的經驗

神秘主義並不是基督教獨有的特色,很多宗教﹑文化都有神秘的成分。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十二章1-4節說﹕「我自誇固然無益,但我是不得已的,如今我要說到主的顯現和啟示。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裏的人,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。或在身內,我不知道﹔或在身外,我也不知道﹔只有神知道。他被提到樂園裏,聽見隱祕的言語,是人不可說的。」這個人應該就是指保羅自己,他說﹕我認得這人,或在身內(in the body),或在身外(out of the body),我都不知道,只有神知道。保羅很少提及這種特殊經歷,而且十分謹慎地描述,因為這種經歷,是超出人的語言所能夠形容,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,才會明白﹑體會。

德國的學者,為神秘主義下的定義是﹕一種與上帝直接接觸的經驗,而當這些經驗成為生活哲學,以追求與上帝合為一體為目的時,就是所謂的神秘主義。

神秘主義與神秘經歷不同,基督徒不需排斥神秘經歷,我們一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神秘經歷,如被神的愛觸摸,或被神的愛感動得流淚的經歷,然而卻要避免神秘主義。

神秘主義的起源

神秘主義早在初代教會已經出現。希臘文化的新柏拉圖主義(Neo-Platonism),是基督教神秘主義的始祖。在希臘文化之前,東方的佛教﹑印度教,也有神秘主義的成分。曾經在校園流行一時的瑜珈術,或者超覺靜坐(Transcendent Meditation),就是其中的一支。這種神秘主義,提倡可以使人見到理性所不能見到的事物,在那個經驗﹑境界中,沒有慾望﹑不安,能看到真我﹑自由﹑不死,已經與天地之靈成為一體,所謂「神成為我,我成為神」,我們稱這種思想為「泛神論」(Pantheism)。泛神論是異教的思想,認為天地萬物就是神,神即萬物﹔神在萬物中,而人是萬物的一部分,所以人也有神性。

十字架的福音

泛神論的謬誤

基督教的神觀,與泛神論是絕對不同的。聖經有些詩篇,譬如一百零四篇,詩人透過神在自然界的作為,邀請我們來欣賞神的尊榮,瞻仰上帝的威嚴與榮美。我們從神供養自然界萬物的奇妙作為,認識神的智慧與豐富。天地萬物是神所造的,但是萬物卻不可能是神。

有些基督徒在追求神秘經驗時,也會有與神聯合的經歷,甚至認為神在我裡面,我在神裡面。遇到這種景況時,要很小心的解釋,因為所謂與神聯合,應該是指在愛中與神聯合,而不是指本質上的聯合。因為人是受造之物,而神是造物主,人雖然有神的形象,可是人卻不具有神超越的本性。

基督徒即使努力追求超凡入聖的境界,依然是受時空限制﹑有生老病死的受造物,抹煞造物主與受造物的區別,是異端的說法。新紀元運動(New Age Movement),就是提倡人人都有神性,人人都可以成為上帝,人人都有神性的潛能,這是混淆神與人本質的區別。摩門教也是如此,認為上帝也是從人變來的,人人裡面都有神性,人人都有成為上帝的潛能,這是與聖經明顯衝突的思想。

神秘主義除了追求最後與神合一的目標以外,有時也會有一些附帶的神秘經驗發生。譬如見異象﹑魂遊象外﹑做異夢…等等。不過神秘主義的大師,通常視這些神秘經驗為比較次等﹑次要的經驗。認為與上帝聯合才是最高的境界。基督教的特色應該是十字架的福音,而不是神祕的經歷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討論題綱

試述基督神觀與泛神論的不同

中世紀教會歷史專題(20-2)中世紀的修道主義

 基督教論壇報2002/11/8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神學家對修道主義的看法

修道主義是天主教的特色,自從宗教改革以後,基督教就沒有修道主義了,所以,不妨聽聽改教領袖對修道主義的看法。

A﹑馬丁路德

馬丁路德曾寫過一篇有關修道士誓願的文章,指出修道士的誓言﹑誓願,並不合乎聖經的原則,也跟上帝的慈悲以及基本人權衝突。馬丁路德本人曾經加入奧古斯丁修道院,他深深體驗到修道主義的弊病。他說﹕「靠著上帝的恩典,人人可稱義,人人皆祭司,人人可修道,人人可以按照上帝對每一個人的個別呼召與方式,去過榮耀上帝的生活。」這一番話,使基督教的神職人員及平信徒的區別愈來愈小。

應積極入世

B﹑加爾文

加爾文雖然沒有做過修道士,可是他的個性很適合當修道士,生活嚴謹﹑自律,但是加爾文反對過度的修道方式,他認為,上帝創造世界時,交給人一個很重要的「文化使命」(又稱「工作委任」),就是創世記一章28節所說,人要生養眾多,遍滿地面,治理這地,管理各種的活物。

所以,人應當積極的入世,盡文化使命,善用上帝所賜的一切財物,一面享受,一面施捨。加爾文反對貪婪﹑奢侈﹑浪費,他說,一切的修道方式,應當要以溫和﹑中庸﹑適切為美,只要財物不成為上帝跟人之間的攔阻,財富其實不是壞事。

修道主義優缺點

A﹑缺點

譬如出世的個人主義,只想獨善其身,後來經過改善,修道主義已經注意社會服務。

另一個缺點是禁慾主義,甚至有人採取變態的苦待己身。法蘭西斯在去世的前兩年,人們發現他的身上烙滿了十字架的記號,這是典型苦待己身的方式。

修道主義另外一個缺點是錯誤的聖潔觀。認為這個世界既然墮落﹑敗壞,那麼唯一追求長進的方式,就是遁世,切斷罪惡的機會。這是自私的明哲保身,逃避社會責任。

專注天家 掌握地球

也有人開玩笑說,修道主義有一個致命的缺點,就是守獨身,這麼多優秀的神學家,卻不能夠傳敬虔的後代,很可惜。

B﹑優點

修道主義對基督徒在世的生活,有很多漂亮的提醒,我個人最欣賞他們的一點,就是簡樸的生活。生活簡樸的人,較能知足常樂,較容易淡泊名利,較能培養出拿得起﹑放得下的處世哲學。寄居﹑客旅的人生觀,是得著上帝應許與祝福的途徑,不但可以學習全心倚賴上帝的供應,而且會使人定睛在上帝的引導上。

由於這些修道士或神職人員,在地上沒有資產,所以隨時都可預備遷移,隨時可以拔營前行,就像亞伯拉罕在異鄉作客時,憑信心逐水草而居一樣。

近代有一位宣教學學者說,修道會是中世紀宣教最有果效的團體。英國的文學家魯益師說,對現世貢獻最大的基督徒,常常是最渴慕來生的基督徒,當我們不再思想來生,我們對這個世界就會失去影響力。專注於天家,就能夠掌握地球﹔如果專注世界,那麼我們與天地俱失。修道主義給吾人很好的示範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

問題思考﹕

試述修道主義的功過。

中世紀教會歷史專題(20-1)中世紀的修道主義

基督教論壇報2002/11/1
 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
修道主義興起的原因

A﹑受希臘文化二元論影響─重靈魂﹑輕肉體

修道主義認為靈魂是比較聖潔﹑高級的部分﹔身體是有罪的,比較低級的成分,所以需要藉著禁慾,將靈魂從身體的牢獄﹑囚禁中解救出來。一個追求長進的基督徒,應輕看身體的需求或物質的享受,因此禁慾主義成為基督徒追求敬虔的一個指標。

B﹑教會世俗化

基督信仰國教化以後,教會開始世俗化,神職人員也逐漸腐化,大批的異教徒湧進了教會,信徒的品質低落。一班有志之士,想跟世俗的宗教分離,出世的思想逐漸提升。

追求更親近神

C﹑信徒追求與神親密關係的管道

當時教會的公共崇拜儀式化,使得有心追求的人,得不到滿足,嚮往追求個人跟上帝更親密的關係。就如今天教會所流行的敬拜讚美潮流,也是因不滿傳統教會沉悶的敬拜。

但是我也可以預見,如果敬拜讚美搞得太花俏﹑熱鬧,總有一天會再重新流行平靜﹑樸素的聖歌。譬如中世紀的葛利果聖歌(Gregorian Chant),又稱為素歌(Plain Song),原是單調﹑樸素的聖歌,未料廿世紀末,它竟然登上了流行歌曲的排行榜首,令人嘆為觀止。

修道主義的發展路線

A﹑東方的發展

東方的修道主義創始於埃及。有一位信徒安東尼,領受了馬太福音十九章21節,耶穌對那一位少年官所說的﹕「變賣你所有的,分給窮人。」開始離群索居,過著嚴峻克己的生活,後來仿效的人漸多,分成獨居式以及群居式的修道主義。

然後,又有人起而改革,在埃及的南方創立第一所團體式的修道院,他們制定崇拜的方式,以及生活的規章,也設立一位院長來管理。不久也出現女修道院。女修道院在古代是先進的婦女運動,使婦女不需要倚賴婚姻也可以生存下去。修道院成為當時,對抗腐化教會制度的一種理想型態。

奧古斯丁修道院規條﹕

安貧﹑守貞﹑順服

東方曾經出現比較極端的修道方式,就是用標新立異﹑憤世嫉俗的方式來修道。東方的修道主義,多以苦待己身的形式出現,既違反基督教的精神,又不合乎人道。譬如有人幾個月不洗澡,把自己埋在泥土裡,一直埋到頸項,達數月之久﹔也有人故意穿荊棘編的衣服…。

反觀西方,修道主義比較近乎人道,比較中庸﹑溫和,而且積極去服務社會﹑救濟貧苦﹑傳福音,是既出世又入世的修道方式。東方的修道主義,在型態上比較孤僻,比較個人性﹔而西方,可能受到羅馬人影響,注重秩序,強調訓練,比較有組織﹑團體性。

B﹑西方的發展

1.聖本篤修道院

西方最早有名的修道院是聖本篤,此修道院比較合乎中庸之道,接近人性,優美﹑平和。他們除了每天崇拜以外,也規定修道士都要工作。有一句治院格言﹕「懶惰是靈魂最大的仇敵」,修道士不但在田野工作如種田﹑種菜,養活自己,也在書房讀書,抄寫聖經。

2.奧古斯丁修道院

奧古斯丁修道院是十一世紀,創立於義大利北部以及法國的南部。有三個著名的規條﹕安貧(poverty)﹑守貞(celibacy)﹑順服(obedience),後來在西歐大為廣傳。基本上他們接受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(有兩個重點﹕一﹑人在救恩上完全無能為力﹔二﹑人需要上帝的恩典。)奧古斯丁修道院也負起教牧的責任,在醫院裡有重要的服務,馬丁路德早年就在這個修道院潛修。

法蘭西斯大病中信主

3.西篤會

法國另外一個修道院西篤會(Cistercian),強調簡樸﹑克己,後來也傳入了英國。西篤會有一位著名的院長聖伯爾拿(St. Bernard of Clairvaux),是中世紀靈性最好,講道最有能力的傳道人,改教領袖馬丁路德和加爾文都一致地推崇他,認為他最能夠代表純正的福音精神。

聖伯爾拿常常赴各地,出席教會的重大會議,處理各樣的糾紛。其實修道院與官方教會是分開發展的體系,但是當官方教會腐化的時候,就希望修道院替他們協調衝突,因為修道院通常比較高超,比較被人信服。

4.道明會

西方最有名的是兩個修道會(Friars),即中國信徒所熟悉的道明會和方濟會,他們都曾經先後傳入了中國。

道明會的創辦人道明(Domini),是西班牙人,他主要的負擔是要幫助異端歸正。方濟會跟道明會的特點,都是安貧及傳福音。

5.法蘭西斯修道會(方濟會)

法蘭西斯是十二世紀的義大利人,乃父是富有的布商。法蘭西斯年少時,放蕩不羈,生活萎靡,個性浪漫,常騎著一匹白馬,身穿美衣,四處閒蕩。曾經神氣地加入了十字軍東征,可惜不久就受傷回來,在一場大病中信主,生命有很大的轉變。

深入回教地區宣教

大約一二○八年,法蘭西斯在教會崇拜時,馬太福音第十章,耶穌差遣十二個使徒的話,如號筒般臨到他,法蘭西斯就決志出外宣講福音。出外時,身上不帶著錢,過著絕對貧窮的生活。後來跟隨的人愈來愈多,都立誓過貧窮的生活,而且兩個兩個出去傳福音,沿門托缽,隨走隨傳,幾乎是主耶穌時代門徒的翻版。

法蘭西斯曾經追隨第五次十字軍東征,進入回教地區,在土耳其王的面前,侃侃而談,讓土耳其王印象深刻,甚至派軍隊護送他回去。當時基督徒宣教士能深入回教地區,且能全身而退,活著回來,簡直就是神蹟。後來教皇批准,成立了正式的修道會。

法蘭西斯修道會有幾個特點,第一個特點是安貧。認為財物是身外之物,財主進天國,就好像駱駝穿針眼。有一次法蘭西斯睡覺時,房子失火,他在匆忙中,搶了一條毛毯就衝出去,後來又將毛毯送回現場,並向兄弟道歉,說他不應偷這塊毯子。法蘭西斯說不要為明天憂慮,他甚至不許廚師做泡菜,不需為明天憂慮﹗所以韓國教會大概不會太欣賞法蘭西斯。

修會的第二個特色是崇尚自然,泛愛萬物。法蘭西斯有一首名歌「太陽頌」,或稱為「萬物頌」,對自然界的萬物有很親暱的感情與稱呼,譬如稱太陽為太陽哥哥,稱風為風弟弟,月亮是月亮姊姊,大地是地母親,火是火朋友,水是水姑娘,這種泛愛萬物的精神,在其作品中表露無遺。

法蘭西斯喜愛接近大自然,喜歡跟動物相處。有關他的傳說很多,信不信由你﹗有一次,他向街道上的人傳福音被拒,他很失望,就轉向一群鳥兒講道,鳥兒居然乖乖的坐在那裡聽他傳福音。相傳他也曾經用一篇道來馴服狼群…。

第三修道院﹕在家裡修道

法蘭西斯的禱告詞很令人動容,二○○一年台灣的國家祈禱會,陳水扁總統還引用法蘭西斯的禱告,歌詞如下﹕

「使我作你和平之子,在憎恨之處播下你的愛,在傷痕之處播下你的寬恕,在懷疑之處播下信心,在絕望之處播下你的盼望,在幽暗之處播下你的光明,在憂愁之處播下了歡愉。哦,主啊﹗求你使我少為自己求﹔少求受安慰,但求安慰人﹔少求被了解,但求了解人﹔少求愛,但求全心付出愛。」

方濟會與道明會還有另外一個特色,就是注重學術。在各大城市工作,有很多大學的教授﹑神學家是屬於這兩個修道會。譬如中世紀,名氣僅次於奧古斯丁的神學家多馬‧阿奎那,就是屬於道明會。由於他們學有專長,常被教皇聘為異端裁判所的成員,成為教皇壓制異端最有力的助手。這是當時道明跟法蘭西斯創會時,始未料及的。

6.第三修道士

方濟會與道明會,又為平信徒設立另一種修道方法,信徒不必出家,在家裡就可以修道,很像佛教的「居士」,他們不須放棄原來的財產,可以一面從事俗務工作,一面遵守教規,實行比較嚴格的靈性操練,力行禁食﹑禱告﹑施捨﹑行善等。

所以,從此時開始,屬靈操練﹑晉身追求,不再只是少數修道士的專利,我們稱此為「第三修道士」,是別於男修道院﹑女修道院的第三種修道方式,所有的信徒都有機會修道,只要他願意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

討論題綱

法蘭西斯的禱告詞給你什麼提醒﹖

教會歷史專題(19-2) 奧古斯丁傳講真理

 基督教論壇報2002/10/25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

 奧古斯丁有兩個很有名的作品﹕「懺悔錄」(Confessions)與「上帝之城」(The City of God),藉著他作品,我們再來認識其神學。

1.懺悔錄

「懺悔錄」主要是奧古斯丁的自傳。「懺悔錄」的拉丁文Confessiones有認罪的意思。「懺悔錄」第一卷到第九卷,是奧古斯丁的自傳,他為年輕時的縱慾而懺悔﹔Confessiones這個字,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意思,就是信仰告白﹑認信。第十卷到十三卷,就是奧古斯丁的信仰告白,奧古斯丁在此流露出敬虔而近乎神秘的信仰生活。奧古斯丁對自己的行為﹑思想,做了非常深刻的分析,他的文筆細膩﹑生動,是一本非常好的經典之作。

恩典從罪惡中來

「懺悔錄」的第二卷,奧古斯丁回憶過往縱慾的生活﹕「我必須回想過去的污穢,以及靈魂的情慾性腐敗,那不是仍眷戀著過去那種污穢敗壞的生活,而是因為愛上帝的緣故。因為我太愛上帝了,才會回想那些極惡的往事,回憶過去是很痛苦的事情,可是為了要使上帝成為我的甘甜,我要這樣做。」

奧古斯丁被稱為「恩典大師」(Doctor of Grace),因為他是罪惡大師(Doctor of Sin)。奧古斯丁認為,罪惡要講得深入,恩典才能講得透徹。這也是他極精采的地方。

奧古斯丁年輕時,曾遊學在各種學問的領域中,他醉心於占星術﹑雄辯學,他原本瞧不起聖經,信主以前,他嚐試讀聖經,但是由於聖經的文體單純,又缺乏哲學性的內容,所以奧古斯丁曾很失望。自從聽到安波羅修的講道,以及對聖經的詮釋以後,他開始用新的眼光﹑態度來研讀聖經,才發現聖經原來是用人人都容易懂的文句,在深奧的意義中,隱含著莊嚴的神秘,用簡易的語言,以及毫不做作的說法,把上帝的話送到萬人面前。

一方面聖經的文字淺顯通俗,人人都可以了解,可是另一方面,聖經又保留了深奧的內涵,使人不會用輕率的態度去理解,所以聖經的權威就更加尊貴,值得作為神聖的信仰。

奧古斯丁的這番領悟,給他一生的事奉,帶來極大的啟發。他雖然後來做到主教的高位,可是他從來沒有放棄親近群眾,他總是用淺顯﹑平易近人的表達方式,來向群眾傳講真理。

反駁異教思想

2.上帝之城

奧古斯丁的第二本名著「上帝之城」,花了十四年才完成,共有廿二卷。

當時,正處於世界歷史的重大轉變時期,也就是歐洲的上古史轉入中世紀的交替期,當異教蠻族入侵羅馬的時候,就開始中世紀的歷史。

主後四○一年,西哥德人攻取了羅馬城。這件事情給基督教界帶來很大的震驚,教會領袖耶柔米(Jerome)聞悉此事,嚎啕大哭,說﹕如果連羅馬都會陷落,那麼地上還有哪一個地方是安全的呢﹖基督教中心地羅馬城,竟然淪落在蠻族的手中,一些異教徒幸災樂禍說﹕因為很多羅馬人信奉了基督,離棄了鬼神的敬拜,以至於古代的諸神顯靈報復,要傾覆羅馬。

奧古斯丁的「上帝之城」,其實就是答覆異教徒的囂張,同時也是安慰基督徒不要消沉喪志。「上帝之城」的第一卷到第十卷,就是答覆這些控告。奧古斯丁說﹕如果從前的諸神,不能夠救特洛伊城(Troy,即羅馬史詩「伊里亞德」的木馬屠城記之地),那麼又怎麼能夠救羅馬呢﹖

敬拜諸神,並沒有使羅馬強盛或增進道德﹑獲得永生的福樂,而很奇妙的是,攻陷羅馬的西哥德人領袖Alaric信奉基督教,他為了基督的名,沒有屠殺羅馬城,只限於戰爭的破壞。奧古斯丁說,基督降災教會,使羅馬淪於敵人手中,是為了要煉淨基督徒的罪過,我們如果能夠忍耐,承受這些苦難,就可以得到福氣。

永久之城存在天上

這本書的十一到廿二卷,是奧古斯丁的歷史觀,歷史在上帝的掌握之下,人類的歷史可以分成兩個城﹕上帝之城與撒但之城,創世記三章15節以後,就開始兩城之爭。挪亞的時候,好像整個世界都是屬於撒旦之城,上帝就變亂人類的口音等等。

以後,還有以色列人與埃及的爭戰…,奧古斯丁用兩城之爭,來闡述舊約乃至新約的歷史,根據希伯來書﹕「我們是客旅﹑是寄居的。」(參希伯來書十一章13節)在世上我們沒有永遠的城,乃是仰望天上的家鄉。啟示錄十七﹑十八章巴比倫,就是一切敵督的國度。羅馬城不是上帝之城,在動亂的時代,教會所需要的信息,是永久的城,是存天上,才是基徒最大安全感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

討論題綱﹕

奧古斯丁的「懺悔錄」如何凸顯神的恩典﹖

教會歷史專題(19-1)了解奧古斯丁

基督教論壇報2002/10/18
【作者:蔡麗貞】  


生平簡介

奧古斯丁生於北非,母親是基督徒,奧古斯丁從小接受敬虔的基督教教育。後來,到迦太基接受大學教育,主修修辭學及雄辯術,預備成為一個律師,然而他改變主意,專攻文學,漸漸的放棄基督教的信仰,然後他又對哲學發生興趣,常常思想人生,是非﹑善惡的問題。

宗教信仰

廿歲時,奧古斯丁成為摩尼教徒。所謂摩尼教,是一種大混合的宗教,它借用了波斯祆教的善惡相爭二元論,也借用了佛教的輪迴思想,以及諾斯底主義靠知識得救的教義。奧古斯丁信奉摩尼教,達九年之久。大約在卅歲時,他求問摩尼教一些著名的學者,有關困擾他的人生問題,但是沒有得到解答,他開始懷疑摩尼教。

神的平安勝過罪惡

信仰歷程

奧古斯丁後來赴米蘭大學教書,認識了神學家安波羅修(Ambrosius)。其講道深深的吸引奧古斯丁的注意,也漸漸的扭轉他對聖經不滿的態度,再加上他周圍一些朋友信主,有明顯的生命改變。這時,奧古斯丁已經很靠近得救的門檻,唯一攔阻他信主的,不再是理性思考或哲學的問題,而是他的私生活。

奧古斯丁認為他沒有辦法過清心寡慾的生活,當時他正與一位女子同居,這是他一生最痛苦的時期。有一天奧古斯丁在花園裡散步時,突然聽到隔壁有一群孩子在唱歌,歌詞說﹕「拿起來讀吧﹗」正好他手上有一本書,一翻開,視線剛好落在一句聖經的話,即羅馬書十三章13﹑14節﹕「不要荒宴醉酒,不可好色邪蕩,不可爭競嫉妒,總要披戴耶穌基督,不要為肉體安排,去放縱情慾。」奧古斯丁豁然開朗,神的平安立刻進入他心中,他感覺神賜給他能力勝過罪惡,這是奧古斯丁重生的經驗。當時他的年紀已經卅多歲,但是從此時開始,以他的學養,為真道打了幾場漂亮的勝仗,成為初代教會一名神學大將。

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

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,可以反映在他和三個異端的爭辯上﹕摩尼教﹑多納徒派,還有伯拉糾。伯拉糾的爭辯,以前在救恩論已經介紹過,現在只介紹他跟摩尼教﹑多納徒派交手的過程。

罪是良善的缺乏

1.摩尼教

摩尼教是一種二元論,認為這個世界,有兩位勢均力敵的神,在做無止盡的爭戰。光明的神與黑暗的神,彼此對立。善﹑惡是兩個永恆的原則,不止息地爭戰,世界的苦難﹑邪惡,都是這個爭戰的產物。奧古斯丁最初服膺這個學說,因為它可以說明他內心的掙扎,又可以推諉犯罪的責任,推托說情慾是從外面來的勢力,人是無辜的。但是,後來奧古斯丁棄絕這個宗教,他從三點來反駁摩尼教。

反駁摩尼教

A﹑基督教是一元論

首先,奧古斯丁說﹕基督教是一元論。只有神是萬物唯一的來源,神是獨一的主宰,神從無創造萬有,獨行其事,獨享尊榮。

B﹑罪惡不是敵對神的永恆國度

奧古斯丁說﹕上帝是一切的來源,罪惡並不是與上帝的國度敵對的永恆的勢力。可是,奧古斯丁也必須面對一個問題,如果上帝是一切的來源,祂所創造的一切都甚好,那麼,罪惡從哪裡來﹖奧古斯丁說﹕上帝所造的一切甚好,因此不好的就不存在,簡單的說﹕沒有罪惡這個東西,罪惡是不存在的。

受到新柏拉圖主義的影響,奧古斯丁把罪惡,定義為None Being,就是非存有,這是一個很濃厚哲學意味的術語。奧古斯丁說﹕上帝是正面的,那麼缺乏正面的,就是罪。譬如說﹕上帝是良善的,那麼缺乏良善就是罪惡。上帝是純存有(Pure Being),祂的反面就是None Being,那麼None Being就是罪惡。

打破宿命論

奧古斯丁年輕時,是用哲理性的方式來解釋罪惡,他說﹕其實罪惡並不存在,只要缺乏上帝良善的一面,就是罪。就像疾病並不存在,疾病是缺少健康﹔欺騙本身是不存在的,欺騙是缺少誠實﹔沒有驕傲,驕傲是缺乏謙卑…。以此類推,最後會追溯到﹕那麼人為什麼會犯罪呢﹖因為蛇引誘人﹗那麼蛇從哪裡來呢﹖蛇是由墮落的天使而來﹗那麼天使為什麼會墮落呢﹖因為天使驕傲,要與神同等﹗那麼驕傲從哪裡來﹖如此推下去,奧古斯丁還是要面對原來的問題﹕罪惡從哪裡來﹖

奧古斯丁及時煞車,很誠實的回答說﹕不知道﹗其實罪惡從哪裡來的問題,也是基督教的奧秘之一,上帝所創造的一切都甚好,聖經並沒有清楚解釋罪惡從哪裡來的問題,卻明示﹕神是一切美善事物的源頭(參雅各書一章17節)。

C﹑肯定人的道德責任

奧古斯丁打破了摩尼教的宿命論,他肯定人在道德上的責任。奧古斯丁說﹕人有自由意志選擇惡行,人雖然受到原罪﹑情慾等轄制,但是人要為自己的罪行負責任。這在救恩論已經討論過了,不贅言。

2.多納徒派

多納徒的爭論,曾引起北非教會的分裂,起因是,當羅馬帝國逼迫教會時,有一些主教﹑教會的領袖靈性軟弱﹑否認信仰,而這些主教先前曾經按立過其他神職人員,所以有人懷疑他們所施行的聖禮,所按立的神職人員,究竟生不生效﹖迦太基的主教多納徒認為,這些變節者所施行的聖禮不算數,只有沒有瑕疵的牧者,所施的聖禮才算數。多納徒認為他們自己才是為主受苦的真教會。也就是說,多納徒是在道德的懲戒上,執行得過分嚴格所產生的偏差,在態度上比較固執﹑偏激。

恩典果效在乎神

反駁多納徒派

A﹑強調愛心的重要

奧古斯丁提出了他的教會觀以及聖禮觀。過去的傳統認為,教會有四個記號﹕大公性(即普世性)﹑使徒性(即追隨使徒的信仰)﹑合一性﹑聖潔。奧古斯丁說﹕愛心比這四個記號都重要。教會的合一,是建立在上帝愛的根基上,在神的愛中,肢體互相扶持,彼此接納。教會是聖潔的,並不是因為她的會員是聖潔的,而是因為她的目標是聖潔的,或說她在上帝眼中的地位是聖潔的。

如果,不接納軟弱﹑跌倒的肢體,那是分裂教會的人,是缺乏愛心的人,唯有那遮掩過犯的愛心,才是教會合一的見證。奧古斯丁認為愛心比聖潔重要,他說,如果教會要有偏差的話,他寧願錯在愛心太大,而不是錯在過分聖潔。

B﹑聖禮是上帝施恩典的媒介

聖禮是神的工作,不是人的工作,聖禮是上帝施恩典的媒介,藉著聖禮,上帝直接施恩給人,因此儘管施行聖禮的人不完全,聖禮仍然有效,上帝的恩典仍然有效。

奧古斯丁說﹕神的恩典,不受神職人員德行﹑靈性的影響,因為恩典的果效全在乎神,只要神的教會施行,聖禮就有效﹔相反的,如果有人以自己的忠誠﹑純淨自誇,來分裂教會,那是沒有愛心的表現。

C﹑使用武力對抗

奧古斯丁與多納徒的爭辯,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。奧古斯丁差點被多納徒所派來的人暗殺,奧古斯丁一怒之下,竟然用世俗的政權,出兵鎮壓多納徒派,使得神學的爭論,演成了政治的迫害。奧古斯丁在這一場爭執中,強化了對大公教會的信念,也為此後一千年的中世紀龐大的教權鋪路。

多納徒這一派也很固執,絲毫不肯妥協,後來,他們組成了流亡團體,一直到第七世紀,回教徒席捲北非教會的時候,才告消失。在整個事件上,多納徒派雖然太偏激,但是奧古斯丁處理的方式,也有爭議之處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

討論題綱

如何向二元論的宗教講論神的獨一﹑至高性﹖

教會歷史專題(第18講)救恩論的教義爭辯(4-2)錯誤的救恩論

基督教論壇報2002/10/11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
奧古斯丁批評伯拉糾「竭力」為人性的完整與無罪辯護,並用人智慧的言語,以圖反對聖經,使基督的十字架落空。奧古斯丁說,伯拉糾向神有熱心,但不是按著真知識。「他們向神有熱心,但不是按著真知識﹔因為不知道神的義,想要立自己的義,就不服神的義了。」(羅馬書十章2﹑3節)奧古斯丁針對伯拉糾的重點,提出他的觀點。

1.肯定原罪

奧古斯丁根據羅馬書五章12節,「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,死又是從罪來的﹔於是死就臨到眾人,因為眾人都犯了罪。」,因為眾人都犯了罪,是和合本的翻譯,如果按照初代教會的拉丁文聖經翻譯,把「因為眾人都犯了罪」的那個「因為」,翻譯為「在他裡面(in him)」,就是在亞當裡面,在那一個人裡面,我們都犯了罪,我們都有份於亞當背叛上帝的罪行。

人沒有行善能力

我們不要以為自己很倒楣,我們的始祖亞當犯罪,幹嘛要我們來承擔那個罪的後果呢﹖其實,我們每一個人,都在亞當裡面,都有份於他背叛上帝的罪行。亞當只不過是代替我們所有人類,做了那一件背叛上帝的行為。

2.人性完全的敗壞

其實,最早奧古斯丁並沒有提出人完全敗壞的理念,他認為,原罪雖然使我們善良的本性,受到巨大的損害,但是人的意志還是自由的,人的理性並沒有完全消失﹔然而,受到無知﹑情慾的轄制,人實際上只會選擇犯罪,所以,奧古斯丁講到最後,跟保羅的思想是一致的。

表面上看起來,好像人還有些許的自由意志,人的理性還是有細微的功能,但是人到最後,也只會選擇犯罪,結果使人背向上帝,轉向世界。

3.人沒有行善能力,需要神特別的恩典

由於人的自由意志,受到巨大的損害,沒有行善的自由,因此需要上帝特別的恩典,來幫助我們脫離敗壞的光景。奧古斯丁強調,聖靈同在的恩典,可以幫助人克服軟弱,上帝的恩典一步一步引導人,轉向上帝。

上帝不欠人任何東西

奧古斯丁剛剛信主的時候,他的思想並非那麼靈光,是屬於半伯拉糾的思想,所謂半伯拉糾就是比較溫和的伯拉糾的思想,但仍然是異端,認為人可以憑自由意志來接受救恩,或是拒絕恩典。但是,後來奧古斯丁跟伯拉糾在辯論時,愈戰頭腦就愈清楚,所以後來奧古斯丁說﹕「其實人的意志,並沒有參與上帝的救恩,只有上帝的恩典,使人的意志參與,真正的自由,是從罪中得釋放。」

4.不可抗拒的恩典

聖徒蒙揀選是出於上帝預知﹑預定的主權,這是人得救的唯一原因。奧古斯丁的預定論不但包括重生的恩典,也包括神保守信徒不失落救恩的恩典,也就是一次得救,永遠得救。

但是,奧古斯丁的預定論,並沒有排除人的意志﹑人的責任。現在又來到奧秘的核心部分了,既然講到上帝的揀選﹑上帝的預定﹑上帝的主權,那麼人就沒有責任,但是奧古斯丁按照聖經的思想,認為﹕無論接受或者是拒絕救恩,人還是要負責任,至於兩者之間如何協調,奧古斯丁只有點到為止,其實這也是基督教的奧秘之一。

我們只能夠相信,上帝是按著祂奧秘﹑無法理解的公義,做祂決定的事情。所謂上帝的主權就是,上帝有絕對的權利,做祂想要做的事情,人不能質問上帝說,上帝你不公平,為什麼揀選這個人﹖沒有拯救那個人﹖

奧古斯丁說了一句很漂亮的話,他說﹕上帝不欠人任何東西﹗人沒有權利質問上帝是不是公平,救恩是上帝無條件﹑格外的恩典,是出於祂的憐憫。就像摩西,多次為那些三番四次背叛﹑埋怨上帝的以色列人代求時,他禱告到最後,覺得有點心虛,而上帝竟然願意垂聽他的禱告。所以,摩西幾乎是受寵若驚,他沒有想到上帝竟然願意接納﹑憐憫以色列人。

罪人應覺得受寵若驚

所以,他覺得罪人唯一應該有的反應是「受寵若驚」(見出埃及記卅三章6-9節),這是聖經一貫的態度。聖經的目的只是要告訴我們,為什麼犯罪該死﹑該咒詛的罪人,居然可以得救﹖聖經從來無意回答﹕為什麼有些人不得救﹖

以弗所會議

主後四三一年的以弗所會議,將伯拉糾定為異端,然而伯拉糾的思想,從來沒有消失於歷史的舞台,反而是以一種比較溫和的態度,即以半伯拉糾的面貌,一種比較能被大家接納的型態,出現於歷史的每一個階段。

半伯拉糾思想

今天教會裡面,應該不會有伯拉糾的思想,但很多是半伯拉糾的錯誤。半伯拉糾認為人有原罪,但是原罪沒有使人完全無能為力,它只是帶來道德上的軟弱。救恩的第一步需要由人先跨出,撒迦利亞書第一章3節﹕「你們要轉向我,我就轉向你們。」半伯拉糾認為信心的第一步,是由罪人開始,但是約翰福音第六章指出,是上帝先吸引人,是上帝的恩典先臨到我們,是聖靈先感動我們,我們才能夠接受耶穌﹑相信耶穌。半伯拉糾在第一壘就失落了。

我們提到救恩論的四個重點,就好像打棒球的四個壘﹕人完全敗壞﹑墮落﹔除非上帝主動施恩﹔人是用信心被動的來回應上帝﹔因此,我們有得救的確據。這四個壘,每一壘都要踏上,才能夠跑回本壘,才能夠安全的踏上救恩之路。半伯拉糾也否定上帝的預定,他們強調的是人的責任,他們把恩典不能抗拒也刪掉了。

奧蘭治會議

主後五二九年奧蘭治(Orange,在今天法國南部)會議,就把半伯拉糾定為異端,可惜奧蘭治會議又強調聖禮及人的功德,所以就註定了以後一千多年,羅馬天主教的信仰路線,把奧古斯丁比較銳利的福音信息,沖淡許多,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,於是需要一千年以後,由馬丁路德來替它扳回來,回到保羅純淨的福音思想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討論題綱﹕

1.奧古斯丁如何針對伯拉糾的錯誤,提出反駁﹖

2.試深入闡述何為上帝絕對的主權﹖

教會歷史專題(第18講)救恩論的教義爭辯(4-1)錯誤的救恩論

基督教論壇報2002/10/4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


我已經用系統神學的角度,講正確的救恩論,現在進入教會歷史,檢定錯誤的救恩論。

爭辯的開始

(伯拉糾vs.奧古斯丁)

當東方教會正在爭辯基督論時,西方教會突然爆發了救恩論的爭辯。多半的異端是發生在東方教會,因為東方教會走的是感性﹑神秘主義的思想路線,比較容易有錯誤﹔西方教會,因為受羅馬法的影響,比較是嚴謹的推理,邏輯﹑分析走向,所以西方的異端較少。但是這一次救恩論的異端是發生在西方的教會,主角人物是英國的修道士伯拉糾﹔另外一位主角是大名鼎鼎的神學家奧古斯丁。

伯拉糾所代表的,是一般的理性主義﹑道德學者的思想,他高舉人的自由意志,強調人在行為上要負責任,都是我們本性比較能接受的論調,亦即,比較靠近人性。

奧古斯丁所代表的,是正統的神學思想,也就是聖經對人的評價與地位,亦即,聖經對人的罪,對人性敗壞的認知。

伯拉糾對人性比較樂觀﹑肯定,這也是所有的教育學家﹑倫理學者所強調的﹕人的責任﹑自由意志,人要為自己所做的負責。但是,奧古斯丁根據聖經,對人的形象是悲觀的,是灰暗的,除非上帝施恩,否則人是很可憐的。伯拉糾採用的是教育學的角度,其實中國人會比較能欣賞他的思想。

伯拉糾的觀點

1.否認原罪

伯拉糾認為原罪的思想,會導致社會的道德敗壞,因為人做錯事情,會推卸責任,會說是原罪使他犯罪,使他不能不犯罪,所以伯拉糾否認原罪的存在。他說,人犯罪,不是因為有罪性,人犯罪不是遺傳亞當的罪性,而是效法亞當的壞榜樣,效法亞當不順服上帝的壞榜樣。這就符合孟母三遷的思想,給小孩子好環境﹑好榜樣,他自然學好,但如果把他放在壞的環境中,給他壞的榜樣,他就會學壞。

自由意志使人可以不犯罪

伯拉糾承認需要神的恩典,神的恩典就是給人自由意志,而這自由意志使人有不犯罪的可能﹔人可以選擇不犯罪,神也藉著啟示﹑律法﹑理智,指引我們當行的﹔所以人若願意,他可以遵行神的誡命不犯罪。伯拉糾說,所謂的稱義﹑得救,是學習耶穌的好榜樣,拒絕亞當的壞榜樣。

2.人可以靠努力而達全善

人需不斷的努力,痛下決心﹑追求長進,才能夠達於全善。

伯拉糾的優點是,他強調道德律,認為人裡面有良知﹑良善,他也強調耶穌的榜樣,人要學好榜樣。他強調人有自由意志,而自由意志可以加強人的責任感。但是,伯拉糾的缺點是,沒有認清人性的軟弱,事實上,受教育的多少,不會決定一個人的好壞,有時候受教育愈多,犯罪的手法愈新穎,所以,不是教育的問題,不是榜樣的問題,而是人性軟弱的問題。

伯拉糾的另外一個缺點,是把上帝的恩典,限制在天賦能力上,他忽略了聖靈可以工作在罪人身上的恩典,聖靈會給我們恩典,勝過罪惡。

伯拉糾否認原罪,否認稱義,明顯與聖經的思想衝突。聖經羅馬書五章12節﹕「…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,死又是從罪來的,於是死就臨到眾人,因為眾人都犯了罪。」因為我們是罪人,所以我們才會犯罪,伯拉糾否認原罪,嚴重的破壞了因信稱義的教義。

正統教會的思想是﹕救恩﹑稱義是上帝單方﹑主動完成的,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所完成的救恩,是如此的完美,人只能用信心來接受而得救。伯拉糾的理論,根本否認人有蒙救贖的需要,如果不是罪人,何必需要救恩呢﹖當人肯承認自己是罪人時,才會覺得自己需要救恩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討論題綱﹕

為何半伯拉糾派比伯拉糾派容易混淆耳目﹑被人接受﹖

教會歷史專題(第17講)救恩論的涵義(2)

 基督教論壇報2002/9/27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
神學家根據罪與稱義的定義,給救恩論歸納了四個重點。

3.人在救恩上是完全被動

救恩是上帝單方﹑主動完成的工作,人是用信心來回應。信心,說白一點,是上帝所賞賜的禮物,也是上帝給人的恩典。

以弗所書二章8節﹕「你們得救是本乎恩,也因著信,這並不是出於自己,乃是神所賜的。」

以弗所書六章23節﹕「願平安﹑仁愛﹑信心,從父神和主耶穌基督歸與弟兄們。」信心﹑愛心﹑平安,都是上帝所賜的,不是人用金錢﹑用努力賺來的。

羅馬書十二章3節﹕「我憑著所賜給我的恩,對你們各人說,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,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,看得合乎中道。」有人信心大,有人信心小,沒有關係,都是上帝的禮物,都是上帝的恩典。信心大的不用自誇,信心小的也不用沮喪,都是上帝按個人的需要分給個人的。信心不是人的掙扎,不是人的抉擇,不是人的決定,信心是上帝要給誰就給誰。

在被動中主動回應

哥林多前書四章7節,是康來昌牧師最喜歡的一節﹕「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﹖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﹖若是領受的,為何自誇,彷彿不是領受的呢﹖」連信心也是領受的,如果連信心也是領受的,那有什麼可以誇口呢﹖人在救恩的事情上,一點功勞也沒有,人是完全被動的。

記得有次在台北師範學院講這一段時,有位學生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。他說,看過一幅名畫,畫著耶穌正在門外叩門,聖經提到,耶穌在門外叩門,若願意開門,祂就進到我們裡面,與我們一同坐席(啟示錄三章20節)。他說那幅畫,把門閂畫在門的裡面,外面並沒有門把的。也就是說﹕要不要開門,要不要接受耶穌,要不要相信耶穌,主控權在人這邊,所以信心是人來決定,信心是人的掙扎,人的抉擇。

但是,聖經說主控權在神﹕「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,要恩待誰就恩待誰,要叫誰剛硬就叫誰心裡剛硬。」(羅馬書九章15﹑18節)唐崇榮牧師說得很好,信心是人被動中的主動。耶穌好幾次醫治人的時候說,你的信救了你﹗信心是人這邊的表現,但是它的來源是上帝,人是在被動中,主動來回應上帝,沒有任何可誇的。

4.得救的確據

根據羅馬書八章15節﹕「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,仍舊害怕﹔所受的,乃是兒子的心,因此我們呼叫﹕『阿爸﹗父﹗』」有人信主以後會怕再跌倒﹑再軟弱,會再失去救恩,就像馬丁路德,這位完美主義者,超高標準的人,他就是怕自己沒有達到上帝的標準,怕被上帝懲罰,他不容許自己的內心有一絲絲罪咎或不好的念頭,所以他裡面其實害怕,沒有把握。

所以,馬丁路德還沒有重生得救前,他所領受的是奴僕的心。聖經說,我們所受的是兒子的心,我們有安全感,我們做壞事﹑做錯事,爸爸會責備﹑責打我們,但是我們仍然相信爸爸愛我們,很有保障。

愛人類到底

約翰福音十三章1節﹕「逾越節以前,耶穌知道自己。離世歸父的時間到了,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,就愛他們到底。」愛到底,即使我們不可愛,即使我們會軟弱,甚至有時候我們背叛上帝,但是耶穌愛我們愛到底,他為我們代求到底,祂的救恩是完整的,祂起了頭,也會完成那個結局,祂是始﹑祂是終。

希伯來書十二章2節﹕「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。」我們信心的始,信心的終,起頭結束都是上帝所做的,所以容我再次地強調,救恩是上帝單方﹑主動完成的工作,人一點功勞也沒有,連信心都是領受的恩典。所以,我們很有安全感,不用害怕﹑擔心,上帝會負責到底。如果說,信心是上帝所賜的禮物,是上帝的恩典,其實往下面移一步,就是預定論。

列名生命冊上

有很多非基督徒對預定論反感,連基督徒也很難接受。事實上,我們非得要講預定論,才能夠把救恩論講得透徹。保羅在羅馬書九至十一章,用預定論來接續救恩論的主題。所謂預定論就是要告訴我們人在救恩的事情上,一點角色和一點功勞都沒有,這是上帝在創世以前,已經在基督裡面揀選我們,已經預定了我們(以弗所書一章4﹑5節)。

整本聖經,從創世記到啟示錄,將上帝預定人﹑揀選人的主權講得很清楚。但以理書十二章1節﹕「那時,保佑你本國之民的,天使長米迦勒必站起來,並且有大艱難,從有國以來直到此時,沒有這樣的,你本國的民中,凡名錄在冊上的,必得拯救。」大災難時,很多人可能會背棄信仰,但是如果名字登在生命冊上,就必得救。不是因為你能夠堅持到底才得救,而是說因為你已經被揀選﹑預定,所以你才能夠堅持到底,那個能力的來源是上帝,人是領受恩典。

使徒行傳十三章48節﹕「外邦人聽見這話,就歡喜了,讚美神的道,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。」它不是說信的人得永生,而是說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。預定論是把人在救恩上,沒有絲毫角色﹑功勞,講得很透徹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討論題綱﹕

1.請解釋﹕信心不是人的掙扎﹑抉擇﹑決定,而是神賞賜的禮物。

2.預定論在救恩論中扮演什麼角色﹖

教會歷史專題(第17講)救恩論的涵義

基督教論壇報2002/9/20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


神學家根據罪與稱義的定義,給救恩論歸納了四個重點。

1.人的敗壞

人已經完全敗壞﹑墮落(Total Depravity)。這一句話似乎有些危言聳聽,所謂Total Depravity,並不是說人沒有行善的能力,而主要是講神學的問題。救恩論所講的重點,都是在神學的架構之下,它不是倫理的問題,不是哲學的問題,也不是教育或心理的問題,而是有關神學的問題,是關於我們跟上帝之間的關係的問題,有關人的救恩問題。

Total Depravity意思是說﹕人在救恩的事情上,已經無能為力,沒有一個人能夠主動的尋找上帝,人不能行屬靈的善事,人沒有辦法不犯罪﹔至於人在道德倫理上,還是有一些行善的能力。耶穌說﹕「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,有什麼賞賜呢﹖就是稅吏不也這樣行嗎﹖」(馬太福音五章46節)我們可以關懷別人,照顧孤兒寡婦,救濟窮人,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這種行善的能力。但是當聖經說,人已經完全敗壞﹑墮落時,它是指﹕我們在尋找上帝的事情上,已經沒有能力了,沒有人會主動尋找上帝的,連一個也沒有。

死在過犯罪惡中

保羅在羅馬書引用了詩篇十四篇﹕「就如經上所記,沒有義人,一個也沒有。沒有明白的,沒有尋求神的。」(羅馬書第三章10-11節)這裡的「義人」,並不是指救濟貧窮﹑做好人好事的「好人」,而是指明白上帝﹑尋求上帝的人。聖經說一個也沒有,你相信嗎﹖羅馬書十一章32節﹕「因為神將眾人都圈在不順服當中。」加拉太書三章22節也是如此說﹕「聖經把眾人都圈在罪裡。」沒有一個例外。人類好像是一團土,亞當﹑夏娃犯罪,已經代替所有的人墮落了。因此,人在尋找上帝﹑渴慕救恩的事情上,已經無能為力,人是完全敗壞﹑完全墮落的。

以弗所書二章1節﹕「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,祂叫你們活過來。」在一些佈道會中,最後講員呼召決志時,會將聽眾的處境描繪成﹕好像在汪洋大海中,一群即將溺斃的人,情況危急,決志就是講員把救生圈丟給聽眾,如果聽眾願意決志,就好像抓住了救生圈,就會得到救恩…。

事實上,這些鼓勵人決志的說法,是有一點神學上的瑕疵,因為根據以弗所書第二章1節,這些還沒有接受救恩的人,不是在水中即將溺斃,按照聖經的說法,他們已經死了﹗「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。」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很危險。如果一個人肯承認自己是罪人的話,其實他離救恩已經很靠近了,他已經快要跨過那個門檻了。通常人拒絕承認自己是罪人,不肯承認他需要救恩。

上帝主動施恩

救恩論第一個重點,人已經完全敗壞﹑墮落,完全無能為力,因此它引進的第二個重點,救恩論的四個重點,都是環環相扣,由一個引進下一個重點。

2.除非神主動施恩

既然人無能為力,完全敗壞,那麼,除非是上帝主動施恩﹑主動尋找失喪的人,否則沒有人能得拯救。約翰福音第六章44節講得很清楚﹕「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,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,到我這裡來的,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。」不是人主動去尋找耶穌,也不是人主動跑到教會,而是上帝先吸引你。

有人到教會聚會幾十年,都還是混水摸魚,都還沒有重生得救,所以不是人這邊的主動尋找,而是上帝的主動施恩。約翰福音六章65節,耶穌又說﹕「所以我對你們說過,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賜,沒有人能夠到我這裡來。」是神吸引人,是神的恩典在先,人才能夠來到神的面前。

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3節﹕「所以我告訴你們,被神的靈感動的,沒有說耶穌是可咒詛的,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,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。」所以,當我們願意承認耶穌是主時,不是我們能夠去尋找﹑接受,而是聖靈先感動我們。既然是上帝主動施恩,因此接下來的第三個要點是,人是完全被動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教會歷史專題第十六講─救恩論的教義爭辯(2)因信稱義的內涵

 基督教論壇報2002/9/6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


救恩論的第二個課題是,人怎麼得救呢﹖答案是因信稱義。我先提示聖經所啟示的,稱義的四個內容。「稱義」其實是一個司法的名詞,在羅馬書解釋得很清楚。

一﹑地位改變(在上帝面前)﹕

「因信稱義」是在上帝面前地位的轉變,有兩個要點,第一個要點是在上帝面前,不是在人的面前的表現。馬丁路德很喜歡講的拉丁文片語Coram Deo,意思是說「在上帝面前」(in the presence of God)。

第二個要點是地位的轉變,不是真正實質行為的改變。人信主之後,行為當然會漸漸的修正﹑變好,但是聖經所講的稱義是地位立刻的轉變,是上帝的宣告那刻,瞬間的轉變。

神的主動性

羅馬書三章20節﹕「凡有血氣的,沒有一個人因行律法,能在神面前稱義,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。」稱義的反面就是「定罪」,就是知罪。哥林多後書三章9節﹕「若是定罪的職事有榮光,那稱義的職事榮光就越發大了。」定罪是律法的職事,而稱義是福音的工作,兩者是對比。稱義的反面就是定罪,而且都是在上帝面前的宣告。

二﹑稱義是被動性的(上帝白白加給人)﹕

稱義是上帝主動的工作,是神白白的恩典,我們是因著信被稱為義。英文就很清楚,「We are justified by faith」,我們是因著信心,被動的被稱為義,上帝主動稱我們為義。羅馬書三章22節﹕「神的義,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,並沒有分別。」

三﹑歸算的義﹕

「因信稱義」是歸算的義(imputation)。保羅說﹕「做工的得工價,不算恩典,乃是該得的﹔惟有不做工的,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,他的信就算為義。」(羅馬書四章4-5節)並非你真的是好人﹑真的配稱為義,而是上帝算你為義。

就好像你與朋友下棋,你的棋藝很差,對方不想再耗時間跟你廝殺下去,就說,算了,這一場算你贏。不是你真的贏,而是他算你贏,是歸算的義。

被動的接受

四﹑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公義

不是我們自己本身是公義的,而是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義。我們來到上帝面前,是披上了耶穌基督公義的外袍,不是我們本身具有上帝的公義。

在歐洲唸書時,有機會到農場去參觀,也聽過這樣的寓道故事﹕有一頭母羊在為一窩小羊餵奶,其中有一隻小羊竟然披著一件羊皮。農場的主人解釋,因為那頭小羊的媽媽死了,所以沒有母奶餵牠,於是農場主人把這隻小羊,帶到剛剛生了一窩小羊的母羊面前。母羊知道那不是牠的小孩,不肯餵奶,用腳踢牠。

而那頭母羊自己也有一頭小羊夭折了,農場的人就把小羊的皮剝下來,披在那隻死掉媽媽的小羊身上,然後把牠帶到母羊的旁邊去吸奶。母羊聞到自己小羊的味道,就以為是自己的孩子,所以就接納了那隻小羊。

我們來到上帝面前也是如此,不是我們配稱為上帝的兒女,我們乃是披上耶穌基督公義的外袍,當上帝聞到了耶穌基督馨香的祭味時,就接納我們成為祂的兒女。

所以,不是我們本身是義人,而是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公義﹑聖潔﹑救贖(參哥林多前書第一章30節)。在此先給稱義下一個結論﹕救恩是上帝單方﹑主動所完成的工作,人一點功勞都沒有。人唯一的舉動就是,我們被動的來到上帝面前,接受上帝所為我們完成的禮物。

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(待續)

討論題綱﹕

1.試述「因信稱義」的四個內涵。

2.「因信稱義」既是在上帝面前地位立刻的轉變,它與「成聖」有何異同﹖

教會歷史專題第十五講─救恩論的教義爭辯(1)聖經中罪的定義

基督教論壇報2002/8/30
聖經所說的罪,不是哲學性,不是教育性,也不是倫理性或心理學的問題,而是神學性的問題。 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救恩論是基督教第三個核心信仰,也是第三面照妖鏡。主要是討論兩個問題,(1)為什麼人類需要救恩﹖答案是﹕因為是人都犯了罪,這是羅馬書第一章到第三章的主題。(2)人如何得救呢﹖答案是因信稱義,這是羅馬書第四章到第六章的主題。

罪的定義

聖經所講的罪,跟一般中國文化所講的罪,是很不一樣的。聖經所講的罪,主要有五個層面。

一﹑未射中目標

罪原來的意思是「沒有射中目標」,射歪了,沒有射到中心點,沒有達到上帝的標準﹔上帝的標準是一百分,考九十九分還是罪。和合本羅馬書三章23節﹕「世人都犯了罪,虧缺了神的榮耀。」神的榮耀就好像滿月一樣,缺了一點就是罪。天主教的思高聖經把這節翻譯成為﹕「因為所有的人都犯了罪,都失掉了天主的光榮。」上帝的標準是完全,但有誰是完全呢﹖沒有人可以達到上帝的標準,因此人人都是罪人。

二﹑不相信神

聖經所啟示的罪,中心的思想就是﹕不相信上帝就是罪。亞當﹑夏娃不相信神的警告﹑命令,他們寧願相信蛇的試探,成為一切罪的來源,所以罪的中心就是不相信上帝。然而,有誰一生下來就認識上帝﹑相信上帝呢﹖沒有﹗所以其實它也就是說﹕人人都是罪人。

三﹑原罪

第三個層面是很震撼人心的,所謂原罪。根據一般的文化,如中國的文化﹑亞里斯多德的希臘哲學,都認為﹕做錯事﹑犯罪的人才是罪人﹔做好事的人是義人。可是,聖經是逆向操作,聖經不是看我們的行為表現,聖經是以人的地位來定我們的表現。因為你是罪人,所以你才會犯罪。由於我們在基督裡面成為義人,所以我們才能夠行屬靈的善事。

行惡的力量

聖經講原罪講得最清楚的是,羅馬書五章12節﹕「這就如罪是由一人入了世界,死又是從罪來的,於是死就臨到眾人。」然後接著是﹕「因為眾人都犯了罪。」因為我們有罪性,所以我們人才會犯罪,神學家稱此為原罪或罪性。聖經將罪性講得很生動,它是控制我們去行惡的力量,不能不去行。明知不應該行,可是還是去做,是一股人沒有辦法勝過的力量。

人類的第一宗謀殺案,哥哥該隱殺掉弟弟亞伯,上帝故意對該隱說﹕你弟弟在哪裡呢﹖該隱說﹕我豈是看管我弟弟的﹖上帝說﹕你為什麼發怒呢﹖為什麼要變了臉色呢﹖「你若行得好,豈不蒙悅納﹖你若行不好,罪就伏在門前。它必戀慕你,你卻要制伏它。」(創世記四章7節)這裡描述得很生動,罪就伏在你們家的門口,罪好像一頭野獸,隨時伺機要吞吃你,你卻要制伏﹑對付罪。

這裡用了兩個動詞,它必「戀慕」你,你卻要「制伏」它。戀慕﹑制伏,與上帝咒詛人類的兩個動詞是一樣的。女人要「戀慕」男人,男人要「管轄」女人。罪一生都在纏住我們,我們要想辦法擺脫它﹑控制它。這就是罪性,它控制我們去行惡,「立志為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。」(羅馬書七章18節)罪性最好的定義就是,不能不犯罪。使徒保羅將那個罪性人格化,把它講得好像是一個人。「罪趁著機會,就藉著誡命引誘我,並且殺了我。」(羅馬書第七章11節)保羅把罪擬人化,罪好像兇手一樣。罪一生跟著我們,我們要想辦法擺脫它﹑制伏它。

上帝超高的標準

四﹑內心不潔

聖經所啟示的罪,第四個涵義是內心不潔。這是耶穌所提出來的,耶穌的登山寶訓提到,若是看見婦女就動了淫念,這人心裡已經犯了姦淫的罪,不用真的跟女人上床,只要動了淫念,你就犯了姦淫的罪。

登山寶訓又說,如果恨你的弟兄,等於犯殺人的罪,難免受審判。你不用真的拿刀子捅人一刀,只要心裡恨你的弟兄,不肯原諒那曾經得罪你的人,就等於犯了殺人的罪。耶穌的登山寶訓是超高標準,律法的標準已經很難達到了,耶穌又給我們一個更高的標準。

耶穌的登山寶訓,其實是要我們看見,沒有一個人可以達到上帝超高的標準,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的,只有耶穌是完全的。

內心不潔就是罪,這是相當振聾發瞶的啟示,按照聖經的標準,貪婪﹑嫉妒都是內心不潔(羅馬書第一章29節)。在中國文化的層面裡,有沒有上述這些罪的意思呢﹖

五﹑罪行或惡行

有一首聖詩說﹕「我沒有罪,沒有罪,殺人﹑放火我不會,偶爾說謊溜了嘴,天下烏鴉一般黑。」通常中國人想到罪,就是殺人放火的外表行為,作姦犯科才算是罪。聖經也有提到這些表現出來的行為,即罪行或者是惡行。羅馬書一章的後半部講到很多罪行。

我先來給聖經中「罪」的定義下一個結論。根據奧古斯丁的的定義,罪就好像一個人,背轉向神,而卻面對著世界。根據神學家馬丁路德的定義,罪使一個人扭曲,然後人漸漸以自我為中心。我很喜歡馬丁路德的定義﹕以自我為中心。人把上帝趕下寶座,人自己要坐上那個寶座,人要以自己作為是非善惡的標準。

為什麼上帝不要人吃分別善惡的果子呢﹖因為上帝要人以祂的誡命,以祂的話語,作為我們是非善惡的標準﹔但是人選擇了背叛神,亞當吃了分別是非善惡的果子,意思是說﹕人要以自己作為是非善惡的標準,人不屑以上帝做為標準,這是罪的由來。

「罪」是神學性的問題

罪不僅是消極的缺乏上帝原先的良善﹑公義﹑聖潔,而且是積極的作惡。聖經所啟示的罪,不是哲學性的問題。年輕的時候的奧古斯丁,曾想用哲學的方式來解釋罪。他說,上帝是純存有(Pure Being ),罪則相反,罪是不存在的(None Being)。上帝是完全的良善,缺少那個良善就是罪。後來,奧古斯丁放棄了這種哲學性的解釋,他回到聖經給罪的定義。

罪也不是教育性的問題,中國人喜歡用孟母三遷的例子,來作為教育的根據,給小孩子好環境﹑好榜樣,小孩子就會學好﹔給小孩子不好的環境﹑不好的榜樣,他就會學壞。

聖經所說的罪,不是哲學性,不是教育性,也不是倫理性或心理學的問題,而是神學性的問題。所謂神學性的問題是,它關乎人跟神之間的關係,它涉及人類救恩的問題,亞當犯罪的最大的結果是,人不再尋找上帝人,不再渴慕救恩,這是救恩論第一個要面對。(作為華音神院老師)(未完待續)

討論題綱﹕

1.試著闡述聖經對「罪」的定義。

2.試著解釋﹕「罪」不是哲學性﹑教育性﹑倫理性或心理學的問題,而是神學性的問題。

教會歷史專題第十四講─基督論的教義爭辯(4)耶穌成為人的理由

基督教論壇報2002/8/23
耶穌的神性是完全的,祂的人性也是完全的,這樣,他才能夠成為神跟人中間唯一的中保,唯一的橋樑。 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現代神學家Wayne Grudem從聖經歸納﹑整理出五個更完整的理由,解釋為什麼耶穌必須要成為人﹖為什麼非得「道成肉身」,才可以完成救恩﹖

1﹑代表性的順服

第一個人類亞當,因為不順服,而失去了上帝的同在﹔末後的亞當─耶穌基督,因著順服,為我們成就了救恩。羅馬書五章18-21節﹕「…因一次的過犯,眾人都被定罪﹔照樣,因一次的義行,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。…就如罪作王叫人死﹔照樣,恩典也藉著義作王,叫人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生。」。

「照樣」這個字在這段聖經反覆出現。「照樣」的意思是說,亞當是一個失敗的代表﹔而耶穌也是一個代表,卻是成功的代表,是順服的代表。

2﹑成為人類的贖價

就像安瑟倫所說的,人付不起,上帝來為人付。耶穌基督正是那個最完全的贖罪祭。只有上帝才能夠救贖人的靈魂。

3﹑神與人之間的中保

耶穌成為神和人之間唯一的中保。所謂中保(Mediator)就是橋樑的意思,這位中保必須又是神,又是人。提摩太前書二章5節﹕「…只有一位神,在神和人中間,只有一位中保,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。」耶穌成為神跟人中間的橋樑﹔沒有人能夠到上帝那邊去,除非上帝主動來尋找﹑拯救失喪的人。

4﹑完成人所曾失去的天職

基督成為人,就是完成上帝讓人管理全地的旨意。上帝創造人,本來是要人管理祂所創造的全地,包括萬物。這是上帝給亞當﹑給人類的使命與尊榮,可惜人失敗了,人不配管理全地,現在由耶穌基督來繼續執行這個職分。

希伯來書二章8節﹕「…如今我們還不見萬物都服他。」萬物沒有都服人,人類連一隻小小的蚊子都勝不過,然而,「…耶穌…因為受死的苦,就得了尊貴榮耀為冠冕…」(希伯來書二章9節)「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,都賜給了耶穌。」(參馬太福音廿八章18節)「又將萬有服在他的腳下,使他為教會作萬有之首。」(以弗所書一章22節)

人類失敗的使命,人類所失去的尊榮,由耶穌為我們贏回來,耶穌繼續幫助我們管理全地。今天,我們在教會裡面學習治理教會,就是將來我們治理全地的先修班﹔教會治理好以後,將來上帝會把全地再交給人管理。

5. 成為我們生活的榜樣

基督道成肉身,成為我們生活的榜樣。約翰壹書二章6節﹕「人若說他住在主裏面,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。」主耶穌的教訓,成為我們今天生活的最高準則。

彼得前書二章21-23節﹕「你們蒙召原是為此﹔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,給你們留下榜樣,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。他並沒有犯罪,口裏也沒有詭詐。他被罵不還口﹔受害不說威嚇的話,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。」我們若在教會事奉,被人家誤會,在家庭裡因著信仰被家人辱罵﹑逼迫,聖經提醒我們,要效法耶穌的榜樣,按照祂的腳蹤行,被罵不還口,受害不說威嚇的話。我們若能夠忍耐,就必與基督一同作王。

希伯來書十二章2-3節﹕「…耶穌…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,就輕看羞辱,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…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,你們要思想,免得疲倦灰心。」希伯來書的作者勉勵我們,在苦難中,要多多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。

否認耶穌人性的錯誤

耶穌的神性是完全的,祂的人性也是完全的,這樣,他才能夠成為神跟人中間唯一的中保,唯一的橋樑。否認耶穌的神性,鐵定是異端﹗至於否認耶穌的人性,也是異端。

諾斯底主義就是否認耶穌的人性。他們認為物質是邪惡的,肉體是有限制的﹔完全的﹑無限的神,怎麼可能取了受限制﹑會軟弱﹑會腐朽,會改變的身體呢﹖所以他們認為,耶穌基督在世的那卅年,只是長得像人,看起來像人,他的身體其實是一個幻影,只是上帝借耶穌這個人的軀殼﹔那個被馬利亞所生的耶穌,他只是看起來像人,是一個幻影。

這個團體被初代教會定為異端。今天我們比較不會在耶穌的神性上犯錯誤,但是正統教會有些重要同工,反而會在耶穌的人性上,採取一個比較保留的態度,認為這樣會比較安全。

應重視耶穌的人性

因為他們質疑,全能的上帝,怎麼可能取了受限制的人性呢﹖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,怎麼可能有七情六慾的試探呢﹖他們以為把耶穌的人性規範一下,會比較清高,也比較安全,其實這樣的心態更加危險,是犯了和「幻影說」同樣的錯誤。

為什麼中世紀的天主教信徒崇拜那麼多聖徒﹖為什麼崇拜聖母馬利亞﹖為什麼在耶穌基督之外,又製造了一連串的中保﹖這是因為教會的教導有偏頗,教會太強調耶穌基督的神性,而忽略了他的人性。因此,我們的信徒在禱告的時候,或軟弱的時候,比較不能感覺上帝體恤我們的痛苦,比較不能感受到上帝垂聽我們的禱告。

耶穌的人性,對我們的信仰非常重要﹑真實。馬丁路德說,耶穌基督受苦的人性,保證了我們救恩的可靠﹔人生沒有任何的苦難,是上帝勝不過的,因為耶穌基督的傷痕,是我們最大的保證,是我們最大的安全感。領悟耶穌基督真實的人性,會對我們的人生哲學,有實質的影響。

初代教會針對基督兩個本性合為一個位格的教義,通過了迦克敦信經,強調基督的神性完全﹑人性亦完全,並且兩性不相混亂(inconfusedly)﹑不能分開(indivisibly)。由於涉及更精準﹑細微的神學爭辯,在此不贅言。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

討論提綱﹕

1.「道成肉身」為何是神完成救恩的必須途徑﹖

2.否認耶穌的人性會對我們的信仰造成什麼缺失﹑影響﹖

教會歷史專題(第13講)基督論的教義爭辯(3)耶穌的人性對信仰的意義

基督教論壇報2002/8/16
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


初代教會領袖愛任紐曾經講過一句很漂亮的話,意義非凡﹕「耶穌在哪一方面沒有成為人,人的那方面就不能得救(What is not assumed is not redeemed)。」意思是說﹕耶穌必須在每一方面,都是完完全全﹑真真實實的人,包括他身體的需要﹑飢渴﹑疲倦,也包括感情﹑意志上的表現,都是不折不扣的人性表現,否則人類的救恩會大有問題。

耶穌不能體會的人生﹖

然而,教書這麼多年來,這句話常被人質疑。記得有位大專教授曾挑戰我說﹕「耶穌是男人,不是女人,所以耶穌能夠體恤女人的痛苦﹑軟弱嗎﹖譬如女人生產的痛苦,耶穌沒有經歷過,那麼他能體會嗎﹖」

以此類推,耶穌只活了卅三歲,他能否了解中年人,或老年人的痛苦呢﹖耶穌能否理解孤單老人的心情呢﹖他能否體恤老年癡呆症的痛苦呢﹖耶穌是不是必須在人生的每一個經驗上都經歷過,才能夠體恤那些人的痛苦,才能夠為那些人代求呢﹖

至今,我依然覺得愛任紐的那句話是成立的,而且很重要,它把耶穌人性的完整﹑完全,闡述得很透徹。雖然耶穌不是女人,也沒有經歷過中年人的危機,或老年人的孤單﹑痛苦,但是一般人通常會有的軟弱,會遇見的試探,耶穌都可以體恤。

十架是人間痛苦的總合

以下從三方面來解釋﹕

一﹑愛心﹕只要有愛心,就可以有同理心,就可以體恤,就可以代求。公元二○○○年來台灣演講的英國牧師斯托德牧師(John Stott),他是一位資深的輔導者,也是教會婚姻﹑家庭的顧問。可是很少人知道,斯托德牧師是單身,他自己根本沒有經驗過婚姻生活,甚至沒有談過戀愛,他如何能輔導別人呢﹖他怎麼知道夫妻吵架的難處﹖只要有愛心,就可以去幫助別人,這是輔導學上所說的「同理心」。

二﹑十字架上的痛苦﹕第二個層面的解釋是,耶穌雖然在很多人生經驗上留白,可是十字架的痛苦,包含了人間一切痛苦的極致。耶穌在十字架上最後的呼喊﹕「我的神,我的神,為甚麼離棄我﹖」(馬太福音廿七章46節)耶穌是神,是上帝的獨生子,上帝被上帝離棄,那是一個很大的奧秘。耶穌不但被自己的父神離棄,也被跟隨自己三年半的學生離棄,那是人生最大的痛苦。

當耶穌在作這個痛苦的呼喊時,他離上帝最遙遠,上帝好像隱藏起來,上帝好像真的棄絕了他,可是那一刻耶穌卻最靠近我們。耶穌的那句呼喊,其實是很安慰人心的,因為他以真實的人性,來承受死亡的咒詛與痛苦。

十字架上的痛苦,已經包括人間一切痛苦的總和,所以我相信,縱使有很多其他的痛苦,耶穌沒有親身經歷過,他仍是可以體恤。

為何需要道成肉身﹖

三﹑另一個亞當的代表﹕第三個層面的解釋是,聖經所用的是代表的方式,就像亞當,不需要犯每一個罪,他只要在上帝那一個斬釘截鐵的命令上犯了錯,就已經代替所有的人類墮落了。聖經用的是代表的方程式,「照樣的」,耶穌基督不需要在人的每一個軟弱上親自經歷,已經能夠代替人去體恤那種軟弱,因為十字架的痛苦,是一個代表性的痛苦。

所以,我願意再把愛任紐那句漂亮的話送給大家。耶穌基督必須在每一方面﹑每一個部分,完全跟我們一樣,這樣,我們各方面﹑每一個部分軟弱的時候,我們向上帝禱告,耶穌都體恤,也為我們代求。

接著,也有人問說﹕上帝如果是全能的,那麼祂可以用任何一種方式來拯救人,為人贖罪,為什麼一定需要完全的上帝,親自成為人,來完成救恩﹖也就是說,為什麼需要「道成肉身」﹖

中世紀有一位神學家安瑟倫(Anselm),曾寫了一本書《為什麼上帝要成為人﹖》(Cur Deus Homo﹖)解釋為什麼上帝要用道成肉身的方式,來完成救恩﹖也就是說,耶穌非得是真實的人不可,這樣,他才能夠體恤人的軟弱,他才能夠真實的了解人的痛苦。

神與我們同受試探

雖然以賽亞書說,上帝與以色列人同受苦難(參以賽亞書六三章9節),上帝當然可以用祂的神性,來體恤人的痛苦,但是上帝願意親自來到人間,願意道成肉身。我們的神不是高高在上,我們的神不是不問民間疾苦,不食人間煙火,我們的上帝是道成肉身的上帝,祂跟我們一樣,一起經歷過試探跟掙扎。

這樣,我們軟弱﹑失敗的時候,比較能夠受安慰,我們也比較服氣,不會跟上帝賭氣說﹕「反正你是上帝,你怎麼知道人的痛苦﹑人的軟弱﹑人的受限制呢﹖你又不像我們人,不能不犯罪…」就好比﹕不成為螞蟻,就無法知道熱鍋上螞蟻的痛苦。上帝要讓我們服氣,祂親自成為人﹔亞當所失去的戰場,由耶穌基督來替我們贏回來。

安瑟倫那本書的提問﹕「為什麼上帝要成為人﹖」他的解釋是這樣﹕因為人犯罪,嚴重的破壞了上帝的公義﹑聖潔,上帝要求人付上昂貴的代價。上帝曾斬釘截鐵對亞當說﹕你吃的那日必死﹗可是人付不起背叛神的代價,所以,上帝親自來替人付贖價,「道成肉身」就是上帝親自為我們付那個代價。

詩篇四十九篇說那個贖價太昂貴了,人付不起,我們大概只可永遠罷休(參7-9節),但在15節卻出現轉機﹕「只是神必救贖我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,因他必收納我。」感謝主,上帝親自為我們付那個贖價。安瑟倫說,基督是神愛我們最大的例子,喚醒人對神的愛。

問題思考﹕

1.愛任紐的那句名言如何禁得起挑戰﹖

2.安瑟倫如何解釋「道成肉身」的神學意義﹖

教會歷史專題第十二講下 基督論的教義爭辯(2)─基督的人性(下)

基督教論壇報2002/8/9
亞當夏娃在考試中失敗了,現在耶穌基督來面對同樣的考試﹔亞當﹑夏娃所失去的戰場,由耶穌基督為我們贏回來。 【作者:蔡麗貞】   我現在要做一個整合﹑協調﹕按照人的理性說,耶穌如果是完全的神,祂就不可能是完全的人,因為上帝不受時空限制,上帝無始無終。

可是耶穌受到時空的限制,祂今天在耶路撒冷,就不可能在加利利﹔耶穌有生老病死,祂有,一個開始,有一個結束,而且祂會改變。如果按照人的理性說,是上帝就不可能是人,是人就不可能是上帝。

但是,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,必須兼具兩個身分﹔因為,如果祂不是真實的神(True God),就不能夠代人贖罪,因為祂無能為力,自身難保﹔但如果耶穌不是真實的人(True Man),那麼祂也沒有資格體恤人的軟弱,因為祂不能真實了解人的痛苦。

耶穌也會軟弱

希伯來書第二章17﹑18節﹕「所以,祂凡事該與祂的弟兄相同,為要在神的事上,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,為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。祂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,就能夠搭救被試探的人。」「凡事該與祂的弟兄相同」,祂的弟兄就是指我們,耶穌是長子,是我們的兄長,凡事與我們相同,相同到什麼地步呢﹖幾乎每一樣都相同。

除了有一樣是不同的,「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。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,只是祂沒有犯罪。」(希伯來書第四章十五節)耶穌凡事與我們相同,包括祂受試探。我要協調的是﹕如果耶穌是完全的人,那麼人會有的一切軟弱﹑試探,耶穌是不是也會有呢﹖耶穌會不會軟弱呢﹖我認為,耶穌的身體會軟弱,至少祂看來憔悴﹑疲累﹑困乏。那麼祂的心靈﹑意志會不會軟弱呢﹖四福音很生動的描述,耶穌的信心﹑意志﹑感情,也可能會軟弱。

在客西馬尼園,耶穌想到十字架的酷刑,就驚恐﹑害怕起來。耶穌也怕死,耶穌對門徒說﹕「我心裡甚是憂傷,幾乎要死。」(馬可福音十四章33節)耶穌成為人,祂便被人性的軟弱所困。希伯來書提到,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時候,流淚禱告,懇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上帝,祂的眼淚像血滴一樣。耶穌面對死亡時會害怕,這是人性自然的流露。

情慾試探與干擾

哲學家海德格曾說過一句名言﹕「人從出生的那刻起,就開始邁向死亡。」死的結果並不可怕,尤其是對基督徒而言,因我們知道死其實是回到父神那裡去。死的結果不可怕,可是死的過程很可怕,因為我們不知道會碰到什麼樣的疾病﹑痛苦或試探。耶穌面對的是人間很可怕的刑罰,他當然會軟弱。

耶穌為人醫病﹑趕鬼,而祂自己會不會生病﹖祂的身體會不會軟弱﹖孔子說﹕「食色,性也﹗」耶穌的人性如果跟我們一樣,祂是不是也具有這些生理的需要呢﹖如果我們確定耶穌的人性跟我們一樣,那麼,答案應該是肯定的。

安提阿學派是初代教會一個非常嚴謹﹑優秀的神學派別。安提阿的神學家針對基督真實的人性,曾講了一段很漂亮的話﹕「耶穌基督必須跟我們一樣,有七情六慾的試探﹑干擾,這樣,祂對抗罪惡才是真實的。」耶穌不是表面上看起來像人,祂對抗罪惡也不是花拳繡腿,祂是真真實實地面對試探。試探是用來說明耶穌人性最好的一個證據。

所謂試探(test),就是考試。台灣的學生一生都在過關斬將。考試就是代表有可能會失敗﹔如果沒有失敗的可能,就不需要考試。

可失敗未失敗

同樣的,耶穌也有失敗的可能。亞當夏娃在考試中失敗了,現在耶穌基督來面對同樣的考試﹔亞當﹑夏娃所失去的戰場,由耶穌基督為我們贏回來。耶穌當然有軟弱,犯錯的可能,這樣試探才是真實的,否則撒但不用來試探耶穌。

可是,聖經說,基督沒有犯罪,聖靈保守祂,使祂自始至終順服上帝(參希伯來書第九章14節),因此為我們贏回了最大的勝利。上帝因著祂而接納我們,希伯來書第二章14節﹕「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,祂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,特要藉著死,敗壞那掌死權的,就是魔鬼,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成為奴僕的人。」感謝主﹗祂自己既然被試探,就能夠搭救我們這些被試探的人。所以我們的信仰是大有盼望的﹗(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)

討論題綱﹕

1.堅持基督的完全人性,對我們的信仰有何意義﹖

2.如何解決基督完全神性與完全人性之間的矛盾現象﹖